学校名称
新疆大学
教学理念
基于任务型教学法在对外汉语写作课单元教学中的教学设计与应用
教学对象
本课程教学对象是新疆大学汉语言19级本科班具有中级汉语水平的11位外国留学生,他们的基本情况如下: 1.蒙古国2名:阿勒腾格日勒,22岁,汉语水平为HSK3级;星月,21岁,HSK5级;母语均为蒙古语。 2.吉尔吉斯斯坦4名:詹娜,23岁,母语为吉尔吉斯语;艾琳,22岁,母语为吉尔吉斯语;艾瑞尔,22岁,母语为吉尔吉斯语;玛丽,22岁,母语为俄语。四位学生汉语水平均为HSK4级。 3.哈萨克斯坦2名:小爱,21岁,汉语水平为HSK5级,母语为哈萨克语;王令,20岁,母语为俄语,未参加过HSK考试。 4.乌兹别克斯坦1名:包博,28岁,汉语水平为HSK4级,母语为乌兹别克语; 土库曼斯坦2名:阿塔,22岁,汉语水平为HSK4级;玉素甫,23岁,未参加过HSK考试;二者母语均为土库曼语。
课程类型
对外汉语写作课
课时安排
32课时
在线教学平台
腾讯会议+雨课堂+微信
教程/资源
《拾级汉语·写作课本》
活动单元
《拾级汉语·写作课本》教材第6册第六单元
梁焱
副教授
李德华
副教授
谢冰
讲师
王文博
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在读研三学生
张鑫
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在读研二学生
王永吉
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在读研一学生
孙婷婷
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在读研一学生
总体描述
(1)授课类型 中级汉语写作课 (2)授课主题 《拾级汉语·写作课本》第6册第6单元《谈话记录》 (3)方案设计原则 任务型教学法,以设计、执行和完成“任务”为教学的主要手段,以把学习者个人的经历作为课堂教学的重要因素,以展示任务成果的方式来体现教学的成就。其目的是把语言运用的基本理念转化为具有实践意义的课堂教学模式,即强调形式与意义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学生在参与、合作、交流、体验、归纳等学习过程中建构知识体系,发展语言综合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运用任务型教学法进行教学设计应贯彻的原则有:学生中心原则、合作学习原则、情境创设原则、实际性原则。 第一,学生中心原则。任务型教学法中学生才是教学的主体,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担任着辅导和引领的角色,而不再是学习过程中的主导者。教学者需要充分尊重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但是在教学过程中也要充分的发挥自己作为引导者的作用,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的疑难问题提供解决方法。 第二,合作学习原则。借助团体合作的力量来学习语言也是一种很有效的学习方式,任务型教学会将学生划分为多个小组来共同完成任务,小组成员之间需要合作互助,相互探讨,共同进步。这种合作式、互助式的学习方法能够加速任务的完成,也有助于锻炼学生的语言能力。 第三,情境创设原则。良好的学习情境氛围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和应用知识,学习外语,语言环境是十分重要的影响因素。任务型教学法会给学生营造特定的语境,让学生准备真实的材料,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下进行真实对话模拟,有助于提升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加强学生对语言学习的适应性。 第四,实际性原则。我们都知道,如果只学习理论知识却不结合实际,那么教学将会变得空洞无趣,并且教学的内容将会难以理解。语言学习也同样如此,语言最初的目的就是用于交流和沟通,所以在展开语言教学的时候也一定要与实际的交流情况相结合,在特定的情况下展开模拟对话,使得学生对语言的运用有更加真实的认识。 任务设计的原则有:真实性原则、趣味性原则、实用性原则、交际性原则。 第一,真实性原则。应尽量选取与学生实际生活息息相关的主题,充分考虑学生的背景,创设贴近实际生活的真实情景,为学生提供符合交际语言的真实信息,在接近真实的主题情境中掌握语言实际的运用。如“饮食文化”这样的主题,可以让学生结合自己国家的饮食文化,联系自己日常饮食习惯,进行主题探究。 第二,趣味性原则。教师在选择主题时,应充分了解学生的兴趣点,围绕主题创造趣味的课堂交际任务,促进学生注意力集中和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第三,实用性原则。主题的选取要为教学服务,而写作教学的目的即在于运用,因此在选取主题时不仅要考虑主题是否有趣,更要注重主题的实用性。在实用性主题的基础上设计任务,与传统的机械性语言练习相区别,结合语言语境和功能,提高任务设计的实用性和效果,使学生在课堂上所学习的语言形式在实际生活中能够真实、得体地进行表达和运用。 第四,交际性原则。写作课与其它课型最大的不同就是要训练学生运用书面语进行交际的能力,因此教师应尽量选取具有交际性的主题,并且要注重学生的书面表达,在任务的驱动下,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围绕选取的主题进行交际性活动。 (4)教学预期目标 认知领域:学生能准确掌握每一课的写作主题,了解范文的篇章结构,理清范文写作思路。 技能领域:通过学习课文中的材料内容及写作知识,完成一篇作文,字数在 400 字以上,做到文通字顺。 情感领域和学习策略:激发学生写作的欲望;通过以小组的形式完成任务,培养学生小组合作学习能力。
学期/教学周期教学目标
教学的总体目标是通过采用任务型教学法,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对写作课的学习兴趣,并通过完成交际任务和写作练习丰富学生的写作知识,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总体教学过程
1>说明本学期/教学周期教学的主要内容、课时分配、设计理念与思路; (1)本学期教学的主要内容 本学期教学的主要内容有书信写作、读后感、人物描写、访谈记录、数据和图表等八个教学单元。 (2)课时分配 本学期共有16个教学周,每周两课时,共计32课时,每单元安排4课时。 (3)设计理念与思路 本学期的教学设计理念基于任务型教学法。具体设计理念与思路如下:第一至七课分为四个部分:小组讨论、热身练习、写作技巧指导和任务型写作练习。前三个部分为写前准备阶段,为学生开始写作进行准备和铺垫。其中,“小组讨论”提示本课主题,通过学生之间的交流来打开写作思路,激发写作兴趣。“热身练习”要求学生独立阅读一些简单的语言材料,并完成相关的理解性练习,从而进一步理解写作内容,激活相关语言知识。“写作技巧指导”则针对某个写作知识点进行讲解和操练,以直接的方式帮助学生进行写作准备。第四部分“任务型写作练习”是每一课的核心部分。写作课的价值在于写作过程本身。写作过程中为完成书面交际任务而进行的学习、尝试、修改是提高书面表达水平的关键。在写作过程中应注意鼓励学生勇于尝试,反复修改;应引导学生互为读者,在阅读中就内容本身向对方作出真实反馈,根据学生反馈进一步完善语言形式。对学生的作文进行及时批改,重点讲评。 2>本学期基于任务型教学法以任务前、任务中、任务后三个阶段构成完整的教学环节。 任务前阶段(课内组织):该阶段通过小组讨论和热身练习为后期的任务做准备活动,并引入写作小贴士为学生的写作提供方法。该阶段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进入任务状态,明确任务要求,激活知识储备和激发写作兴趣。 任务中阶段(课外组织):又称之为任务链阶段,即让学生在限定时间内完成任务。以第六课为例,国内外学生分别以“中国之旅”“一次难忘的旅行”为主题进行访谈、准备报告。在这一阶段,教师通过雨课堂录课和微信小组的方式对学生完成任务的情况进行监控和帮助,根据学生的表现调整任务难度。同时教师还要关注学生的语言使用情况,为下一阶段做准备。 任务后阶段(课内组织):该阶段的主要工作是汇报上一阶段学习者准备的任务报告,小组指派1人进行汇报。一方面让教师和其他学习者了解任务的完成情况,另一方面教师需要分析和讲解学习者在报告过程中出现的语言问题,例如用课件展示作品中的偏误,引导学习者学习重点的语言形式,并让学习者完成相关语言练习活动,从而完成教学任务。 3>说明本学期/教学周期教学过程如何体现线上/线下教学特点、适应教学需求。) 任务型教学法设置充足的交流活动,设计潜在交际场景。我们的活动设计贴合对多媒体和多媒体技术的使用。整个教学设计符合参与式学习的理念,让学生参与到学习中来,无论是前期材料的选取,中期的小组合作,后期生生互评,都让学生更有参与感。 小组合作和微信小组的组建,体现了学生相互帮助监督、共享学习资源、减低了学习的孤独感,在提高学习积极性方面,主要是教师对任务全程的监督提高了任务完成的有效性。最后,学生通过回看雨课堂语音直播,达到巩固所学内容的目的。
学期/教学周期教学评价
评价方式在任务型教学法“生生互评”、“教师评价”的基础上,我们又加入了产出导向法“师生合作评价”的理念。 生生互评:学生个人思考、组内讨论。 师生合作评价:(1) 教师需要在课前对学生完成的任务做出细致的评改,(2)找出典型样本; (3)评阅典型样本; (4) 设计课内的重点和流程; (5) 准备课内学生评价材料(偏误展示); (6) 教师引导大班交流;(7)编制练习,强化和巩固作文中出现的重点或难点。
教学资源使用方案
本学期所使用的资源有以下三大类: 第一类为汉语学习资源,包括网上北语、汉语网、中国华文教育网、长城汉语。 第二类为教师发展资源,包括全球中介语语料库、BBC语料库、超星数字图书馆和中国大学MOOC。 第三类为教学共用资源,其中有全球汉语教材库、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 综合利用汉语学习资源和教师发展资源,为教师提供了有利的教学资源补充。通过利用教学共用资源,帮助学生扩大知识面。
教学目标
【教学总目标】 《拾级汉语写作课本》第6册第6单元《谈话记录》写作课的总体教学目标是提高学生语篇衔接写作的能力,用目的语思维根据所给的任务完成访谈的能力,掌握如何把对话中零散的话语组织成一篇作文的写作方法,最终能够完成一篇重点突出、层次清楚、文通字顺的语篇。 【本课时教学目标】 1)认知领域: ①培养紧扣中心话题展开写作的意识,能够围绕话题,理清语篇内容的层次。 ②掌握运用“取”“总”“联”“改”将对话整理成文章的方法。 ③能将口语材料整理成一篇语句通顺的文章,做到重点突出,层次清楚,文通字顺。 2)技能领域: ①学会从语料事实中找出观点。 ②学会正确使用关联词语,按照一定的顺序将语句衔接成文。 3)情感目标 ①通过“旅行”的访谈任务,介绍在中国和在自己国家的旅游经历,比较中国文化和学习者本国的文化,以平等交流的态度,了解中国,认识中国,尊重中国文化,进一步加深跨文化交流能力。 ②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增强线上教学时同学之间的协作意识和感情交流。 ③通过完成真实的写作任务增强使用汉语进行写作的信心与兴趣。 【课时安排】 共2课时。 第1课时为后面的任务做准备活动。主要包括教师介绍话题,通过语言活动激活学习者已有的语言储备;提供充足背景知识和语言储备;对于陌生任务,为学习者展示示范性任务;做一些前期准备和规划。总而言之,该阶段就是逐渐让学生进入任务状态,让学生明确要求,激活知识储备和完成的兴趣。 本课时汇报上一阶段学习者准备的任务,一方面让教师和其他学习者了解任务的完成情况,另一方面教师需要分析和讲解学习者任务中出现的语言问题,让学习者完成相关语言练习活动,并引导学习者循序渐进地完成谈话记录的写作,从而完成语言习得。
教学过程
步骤一:课前准备活动 【教学过程】 活动目标: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完成谈话任务。 活动准备:教师把《拾级汉语·写作课本》第6册的第6个单元《谈话记录》附件3的采访稿作为例文,让学生熟悉采访稿是如何形成的。 活动步骤: 1.分组:将学生按照在国内和在国外的情况分成四个小组,每组选出发言代表人、记录人。 2.任务布置:学生利用周末时间完成以“旅行”为话题的访谈任务。 3.热身活动:向学生征集采访问题,教师汇总问题,各小组挑选采访问题。 4.活动过程:各小组建立微信群,组内安排助教老师全程监控,在任务过程中给予帮助,督促并保证任务的顺利进行。组内学生互相采访,或者对校园内的同学进行采访。最后提交采访视频和采访记录。 5.教师在课前对学生完成的任务做出细致的评改,根据评改情况,分析教学重难点,以学生输出的内容作为教学材料设计课内的重点和活动流程。 【设计依据及分析】 遵循“任务型教学法”和“小组合作模式”通过真实的任务引导学生主动思考进行一场访谈,需要做哪些准备工作,如何设计采访问题,怎样才能获得完整的信息?通过主动的探究性学习,以及真实的谈话任务让学生对谈话的汉语写作内容、结构、重点有了大概的认识。 让学生组成小组完成真实的访谈任务,不但能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而且有助于让学生在互动式的学习中得到操练,做到讲练结合,提高教学质量。 步骤二:导入(4分钟) 【教学过程】 1.展示4组同学采访视频的集锦,营造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2.展示2组同学的采访稿,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3.展示采访问题,总结谈话中心,提出教学目标。 【设计依据及分析】 展示学生访谈任务成果,不仅能引发学生的自信心和自豪感,还有助于营造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此基础上,让学生清晰的明白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就是要把访谈中零散的话语组织成一篇文通字顺的文章。 步骤三:热身练习(10分钟) 【教学过程】 练习1.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连接词,使小句之间连贯。 【教学材料】 1.我是蒙古人,( )蒙古国美丽的地方我都去过。 2.我最喜欢的地方是北京,( )我第一次出国就到了北京,所以北京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3.我听说苏杭的风景很美,俗话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 )我很想去苏杭旅游。 4.我也去过中国的一些城市旅游,( )北京和辽宁。 5.这个假期,( )我有机会去中国旅游的话,我想去苏州和杭州。 6.北京有很多好玩儿的地方,天安门,故宫,长城( )奥林匹克公园等 。 教师演示:把意思相近的句子放在一起,理清文章层次。 【教学材料】 话题:去过的城市 1.我是蒙古人,所以蒙古国美丽的地方我都去过。 5.我也去过中国的一些城市旅游,比如北京和辽宁。 话题:和北京有关的内容 2.北京的特色菜是北京烤鸭,北京烤鸭很吃。 7.北京有很多好玩儿的地方,天安门,故宫,长城还有奥林匹克公园等。 3.我最喜欢的地方是北京,因为我第一次出国就去了北京,所以北京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话题:假期的计划 6.这个假期,如果我有机会去中国旅游的话,我想去苏州和杭州。 4.我听说苏杭的风景很美,俗话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因此我很想去苏杭旅游。 练习2.将下面的句子根据不同话题总结在一起。 【教学材料】 1.他最喜欢的城市是北京。 2.北京是中国的首都,那儿有很多古老的建筑,还有一些当地的特色的美食,这些东西比较吸引他。 3.他一共去过北京三次。 4.一般都是一边涮肉一边涮菜搭配来吃的。 5.我的一位中国朋友曾经去过北京,西安,苏州,南京,还有海南等地。 6.北京涮羊肉是一道由羊肉为主料的佳肴,肉质鲜嫩,味道鲜美,纯老北京口味,地道的美食。 7.北京的美食非常多还很养生。他最喜欢涮羊肉, 8.他对北京那里的清朝建筑比较感兴趣。 练习3.找出下面句子中使用不当的词语,并换成合适的词语 【教学材料】 ※我是蒙古人,所以蒙古国美好的地方我都去过。 ※冬天的时候那个湖面会变冻,人们可以湖上可以滑冰。 ※北京有很多好玩儿的地方,天安门,长城等,还有奥林匹克鸟宫。 ※在那儿可以尝试很多好吃的羊肉和牛肉。 练习4.小组互评:取出访谈材料中的主要内容,根据不同的主题整理采访内容,完成表格。 【教学材料】 【设计依据及分析】 我们的热身活动以“师生合作评价”的理念为指导。以上五个练习及讲解材料都是从学生真实的访谈作业中选取的。主要由关联词练习、词语偏误分析、根据话题整理内容三个部分组成,这也是根据教学目标及学生产出作业中的问题而设计的,目的在于循序渐进地解决教学难点。 练习1的目的在于锻炼学生们用关联词使小句间语义更紧密,更连贯的衔接能力。教师演示和练习2用意为培养学生在行文写作中具有语篇写作须层次分明的段落意识。练习3回归到语言基础知识的讲解,近义词误用,搭配不当,生造词等依然是本班留学生写作中普遍出现的问题。词语使用不合语境也是影响语篇连贯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在完成写作练习前有必要解决这个问题。练习4在整个教学环节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一方面是对上一个环节:教师演示如何理清段落层次的运用;另一方面为接下来如何按照一定的顺序编排成文做好前期工作。 小组作业互评也是严格遵循“师生合作评价”的理念,学习小组内部讨论让学生思维更为活跃,实现信息拓宽和知识互补、增长。同事没有忽视教师的监督作用,充分利用微信小组解决了线上开展活动任务受到空间阻碍的问题。 步骤四:范文学习(10分钟) 【教学过程】 步骤1:取——学生从采访稿的对话中取出重要内容。 步骤2:总——根据不同的主题把意思有关的句子总结在一起,形成段落。 步骤3:联——按照时间或者逻辑顺序将段落里的语言连接起来。 步骤4:改——请学生朗读老师修改后的文章,总结教师修改的地方。 【教学材料】 小爱:你好同学,我叫小爱。老师给我们布置作业采访中国学生。我可以采访一下你吗? 同学:你好,可以。 小爱:你曾去过哪些地方旅游? 同学:我曾经去过北京还有西安,苏州,南京,还有海南等地方。 小爱:你去过的地方当中,你最喜欢的地方是哪儿?为什么? 同学:我最喜欢的应该是北京。因为北京他这个地方是中国的首都,然后那边有很多那种古老的建筑,还有一些当地的北京文化,特色的美食,这些东西比较吸引我。特别是北京那里的清朝建筑我对那个比较感兴趣。 小爱:你去那里玩了几天? 同学:我一共去过三次,加一块儿的话应该有45天左右。 小爱:那里有什么好吃的东西吗? 同学:那里好吃的东西很多还很养生。我最喜欢涮羊肉,北京涮羊肉是一道由羊肉为主料的佳肴,肉质鲜嫩,味道鲜美,纯老北京口味,地道的美食。 小爱:好的,谢谢你。 【范文】 我的一位中国朋友给我介绍了他去过的地方。他曾经去过很多地方:北京、西安、苏州、南京、海南等。其中他最喜欢的地方是中国的首都北京。他曾去过北京(三次)好几次,他还在那里待过一段时间。他最喜欢北京古老的建筑和北京当地的文化,他对那里的清朝建筑很感兴趣。 他说北京的美食非常多,还(很)非常养生。他最喜欢涮羊肉,北京涮羊肉是由羊肉为主料的美味佳肴,不仅肉质鲜嫩,味道鲜美,而且是纯老北京口味,极地道的一道美食。一般都是一边涮肉一边涮菜搭配来吃的。 听完他的描述后我也很想去这些地方看看,玩玩。等有机会了我一定会到他说过的这些地方去看看中国美丽的景色。 【设计依据及分析】 本环节采取了逆向学习教学模式,并没有直接展示范文,而是设计了“取”、“总”、“联”、“改”四个环节,带领学生真实还原从对话形式到完整语篇输出的完整过程。教学材料依然来自学生产出的作文,充分利用学生完成的各项任务来设计课堂教学,这不仅体现了教学紧密围绕学生开展的理念,也体现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充当脚手架的作用。 步骤1和步骤2在热身环节已经做过,这里没有花费过多时间讲解,仅用来完整写作方法。步骤3让学生通过段内小句顺序的整理,了解关联词展现的是句际间显性的逻辑,普遍到个别,整体到部分等体现的是段落内语义的隐性逻辑相关知识,明确逻辑顺序可以让文意更加连贯的作用。步骤4为学生修改作文提供方法:“增”内容、修辞手法;“件”重复内容;“换”单调的词语对文章进行修改,增添色彩。 步骤五:成果展示(4分钟) 【教学过程】 1.展示学生采访的原始材料,请同学当堂完成口头作文。 2.展示学生当堂完成的写作成果。 2.教师简要讲评。 【作品1】 《我采访的中国学生》 今天我采访了一个中国学生。她叫麦瑞,也是跟我们一样上大三。我问她关于她最喜欢的城市,美食等等。尽管她去过许多城市,但她还是喜欢她的家乡新疆。因为新疆景色很美丽,冬天空气很干净,但很冷。夏天很热,但是站在树底下会很凉块儿。这里的人们都很善良,大方。这里的瓜果很香甜。她告诉了我很多关于新疆的文化以及美食的新情况。 我想知道这个寒假她会去哪里玩儿,可是她还没想好去哪里玩。 (王令) 【设计依据及分析】 这里体现的是“学用一体”的理念。程度好的学生通过写作方法的学习就能当堂完成任务,输出一篇语义连贯的语篇。作业展示不仅可以及时肯定学生的学习成果,也可以引起学生的竞争意识,推动其他学生及时,更好地完成作业。教师也可以此检查教学的有效性。 步骤六:布置作业(2分钟) 作业:将采访稿整理成一篇中心明确,层次清晰,逻辑连贯小短文。
教学评价
我们在任务型教学法“生生互评”、“教师评价”的基础上,又加入了产出导向法“师生合作评价”的理念。 生生互评是指学生个人思考或者组内讨论。前期任务派发及任务的完成,后期课堂活动,小组作业互评都充分体现了“生生互评”的理念,凸显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师生合作评价贯穿在整堂课的设计中。教师在课前对学生完成的任务做出细致的评改,找出学生产出的作业中的问题,设计课内的重点和流程,准备课内学生评价材料。教师课上组织小组互评,编制练习,强化和巩固作文中出现的重点或难点,最终让学生循序渐进地完成教学目标。
版权所有@ 2021中外语言合作交流中心 | 中文联盟 京ICP 备 08002516-8

报名参加

资料下载

活动报名将于11月10日开放,敬请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