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名称
中央财经大学
教学理念
《学术论文写作》采用“三位一体”多层次教学理念,将 “文献研读”“研究方法”与“写作方法”三者有机结合形成 “科研引导+研究方法+论文写作” 的授课思路,通过“课前阅读+课内教学+课下写作”三步完成教学安排。课程以学生深度参加为核心,篇章语块式教学为写作训练模式,采用迭代创新的概念,根据学生反馈和教学需求,不断调整教学内容、更新教学资源。 培养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外国研究生成为“会读、能读;会研、能研;会写、能写”的汉语研究者和科研预备军。通过课堂教学,培养外国研究生的文献研读能力、学术论文的写作能力,掌握基本的研究方法,具备数据收集和分析能力,以及了解汉语国际教育硕士论文的写作要求和方法,最终具备写作学术论文的能力。
教学对象
教学对象为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外国研究生3人,平均年龄在23岁左右,包含华裔和非华裔,非单一母语国,皆已通过HSK 6级考试。学生现为硕士二年级,在授课前已经完成了“高级汉语”“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对外汉语教学语法概要”“课堂教学案例分析与实践”“汉语要素与技能教学”“汉语教材分析、编写与使用”等课程的学习。在本课程的学习过程中,学生还会进行有关“第二语言习得”“汉外语言对比与偏误分析”“教学调查与分析”“教学测试与评估”等课程的学习。 因此,在语言水平、专业知识上皆具有一定的储备。
课程类型
《学术论文写作》为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外国研究生专业必修课
课时安排
《学术论文写作》课程的主要内容分为三部分,分别是绪论、文献阅读和文献综述、论文中各部分的写作,大约需32课时完成。在课时分配上,第一部分需要2课时,第二部分需要6课时,第三部分需要24课时完成。具体安排如下: 第一部分 绪论 1.1 研究的定义、过程和分类 第二部分 文献阅读和文献综述 2.1讲授文献检索、根据选题确定文献范围、文献阅读方法、文献阅读笔记、批判性阅读的方法。 2.2文献综述,文献综述的内容、归纳主题的方法、文献综述的顺序、文献综述的注意事项及常见问题。第三部分 论文中各部分的写作 3.1论文结构,硕士论文大纲及论文开题报告 3.2题目、摘要、关键词 3.3引言,引言的构成和类型 3.4论文中的段落,包括定义性段落、分类性段落、过程性段落、比较性段落 3.5统计工具的使用及数据描述方法 3.6结论部分的写作方法
在线教学平台
无,本课程为线下授课。
教程/资源
(1)论文写作类教材。《汉语国际教育论文写作教程》钱旭菁等编著,《汉语国际教育论文写作指导》张文贤等编著,《应用语言学研究方法与论文写作》文秋芳等著。 (2)核心期刊。主要选取了近期语言学核心期刊中的篇章和段落,如《世界汉语教学》《语言教学与研究》《语言文字应用》《汉语学习》《语言科学》等有关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和研究的论文,这些论文不仅仅是为学生提供写作的“样板”案例,同时增加了对学界前沿研究的了解,拓展了学术视野。 (3)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博论文。将硕博论文作为教学案例,学生在阅读和学习的过程中,做到“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学习借鉴他人的长项,补充自己的短板。 (4)中国知网(CNKI)及其他学术搜索引擎。积极利用网络资源,教授学生如何查找文献、搜索有用信息。 (5)专家讲座。组织专家讲座,从学术大家的角度,指导、引导学生进行学术研究活动。如现已邀请崔希亮教授讲授有关论文选题的方法,邀请张博教授讲授有关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实证研究方法等。 (6)论文写作类课程视频。对于学有余力的同学,我们推荐其参加、旁听相关讲座或课程。如周小兵教授的学术论文写作讲座、钱旭菁副教授的在线写作课程等。
活动单元
第6章:题目、摘要、关键词
李春玲
中央财经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陈香
中央财经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院长、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王艺璇
中央财经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研究生教学部主任、讲师、硕士生导师
黄 剑
中央财经大学副教授
张成汉
中央财经大学职员
总体描述
(1)授课类型及授课主题 《学术论文写作》是为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外国研究生设立的一门专业必修课,课程围绕着“如何帮助外国研究生写好汉语研究类论文”为主题,从学术思维培养到写作方法、模式和规则,从具体段落、部分的写作到篇章的架构,我们将逐一帮助学生解决论文写作中的拦路虎。通过此门课程的学习,为本专业的外国研究生奠定良好的中文学术论文写作,为成为一名汉学家打下良好的科研基础。 (2)方案设计原则 在制定《学术论文写作》教学方案前,我们首先对开设相关课程的学校和院系进行问卷和访谈调查。调查发现论文写作是横在外国研究生面前的拦路虎,而产生这一问题主要原因是:1)外国硕士生缺乏本硕之间的“衔接环节”。 本科强调“学习”,硕士侧重“研究”,对于刚刚进入到研究生阶段的“科研小白”来说,如果没有或缺乏有效衔接和引导,作为“当事人”的学生很难自行从“学习状态”衔接和过渡到“科研状态”。2)科研训练缺乏系统性和整体性。外国研究生囿于言语表达的差异,在阅读他人所写的论文时不能敏感捕捉到论文中各部分的写作方法。如果没有系统性、整体性的科研训练,学生在写作时将无从下手,即能读不会写。3)重讲授、轻练习。在授课过程总,教师一般重视对写作论文的讲授,学生参与感不强、写作机会少。 基于此,本课程在设计上制定了针对性、科学性、实用性、读写结合的原则。以期依据论文写作研究的相关成果,带领外国研究生从批判性阅读到研究性写作、从段落写作和篇章写作,逐步增强论文写作能力、形成批判性思维的能力,进而全面提升论文写作质量。 1)针对性 本课程专门针对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外国研究生在论文写作中的需求。在改革之前,我们针对学位论文写作的不同阶段对往届学生进行访谈,详细了解学生在不同写作阶段所遇到的困难和需求。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选择教材、设计练习。旨在解决今后学生论文写作中的实际问题。 2)科学性 已有的国内外体裁分析理论细致分析了中英文学术论文摘要、引言等论文组成部分的结构。考虑到不同学科的论文结构、论证方式存在差异,同时英汉学术论文之间有一定的差异,本课程吸收中外论文写作的最新成果,结合学生们在写作过程中的困难,在教学内容的安排和练习形式上、设计上,既体现出本学科的专业特色,也体现出训练的系统性和科学性。 3)实用性 本课程以学术论文的理论研究为基础,通过实例讲解本学科论文的特点、宏观结构、微观结构以及论证方式。在讲解的基础上,我们还设计了大量练习来内化关于论文写作的理论知识。 4)读写结合 在前期访谈、调查中,我们发现很多学生由于缺乏学术论文的相关知识,导致文献阅读时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障碍。本课程从输入开始,结合相关理论知识,引导学生在阅读中学习、理解、内化与论文写作有关的知识。在此基础上增加写作训练的环节,从而提高教学效率、提升教学效果。 (3)课程的教学预期目标 《学术论文写作》通过采用“三位一体”多层次教学理念,遵循针对性、科学性、实用性、读写结合的原则,以期实现以下目标: 1)帮助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外国研究生积累有关汉语的专业知识、了解学术前沿。 2)培养本专业外国研究生的文献研读能力、数据收集和分析能力以及学术论文的写作能力。 3)引导本专业外国研究生形成和发展批判性学术思维。 4)提升本专业外国研究生的学术敏感度,从而善于发现新的研究热点,进行创新性研究。 5)激发本专业外国研究生的学术研究兴趣并帮助其建立学术研究的自信心。引导学生主动思考、乐于写作,培养对汉语研究的“手感”,为成为一名汉学家打好科研基础。
学期/教学周期教学目标
《学术论文写作》采用“三位一体”多层次教学理念,将“文献研读”“研究方法”与“写作方法”三者有机结合形成“科研引导+研究方法+论文写作”的授课思路,通过一学期的教学活动,以期实现以下教学目标: (1) 能读、会读:培养外国研究生的文献研读能力、文献梳理能力和批判性阅读的能力。 (2) 能研、会研:掌握基本的研究方法及数据收集、统计方法。 (3) 能写、会写:掌握论文中各部分的写作方法,尝试写作论文。
总体教学过程
(1)教学的设计理念与思路、主要内容、课时分配 1)教学的设计理念与思路 《学术论文写作》采用“三位一体”多层次教学理念,将 “文献研读”“研究方法”与“写作方法”三者有机结合形成 “科研引导+研究方法+论文写作” 的授课思路,通过“课前阅读+课内教学+课下写作”三步完成教学安排。课程以学生深度参加为核心,篇章语块式教学为写作训练模式,采用迭代创新的概念,根据学生反馈和教学需求,不断调整教学内容、更新教学资源。 培养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外国研究生成为“会读、能读;会研、能研;会写、能写”的汉语研究者和科研预备军。通过课堂教学,培养外国研究生的文献研读能力、学术论文的写作能力,掌握基本的研究方法,具备数据收集和分析能力,以及了解汉语国际教育硕士论文的写作要求和方法,最终具备写作学术论文的能力。 2)主要内容 《学术论文写作》课程的主要内容分为三部分,分别是绪论、文献阅读和文献综述、论文中各部分的写作。具体安排如下: 第一部分 绪论 1.1 研究的定义、过程和分类 第二部分 文献阅读和文献综述 2.1讲授文献检索、根据选题确定文献范围、文献阅读方法、文献阅读笔记、批判性阅读的方法。 2.2文献综述,文献综述的内容、归纳主题的方法、文献综述的顺序、文献综述的注意事项及常见问题。 第三部分 论文中各部分的写作 3.1论文结构,硕士论文大纲及论文开题报告 3.2题目、摘要、关键词 3.3引言,引言的构成和类型 3.4论文中的段落,包括定义性段落、分类性段落、过程性段落、比较性段落 3.5统计工具的使用及数据描述方法 3.6结论部分的写作方法 3)课时分配 《学术论文写作》共分为三部分,大约需32课时完成。在课时分配上,第一部分需要2课时,第二部分需要6课时,第三部分需要24课时完成。 (2)教学组织流程 教学组织的流程根据课程所属部分的不同有不同的流程安排。在第一部分绪论中,主要是通过问答和讲解的方式组织教学。在第二部分文献阅读和文献综述部分,主要采用阅读在前,方法总结次之,写作训练放在最后的组织流程。在第三部分论文中各部分的写作中一般分为复习环节、写前输入、写作练习、写作评价和作业五部分。其中,写前输入、写作练习和写作评价是核心部分,具体安排如下图: 图一:教学组织流程 (3)教学安排适应线下教学需求 《学术论文写作》这门课采用“引导+互动”式教学、反转课堂的教学方法,使用生动幽默的表达调节课堂气氛、调动学生情绪,营造自由、高效的课堂氛围。同时,教师将人文关怀融合进整个教学活动之中,让教育有温度,让课堂有温情。 1)“引导+互动”式教学,反转课堂 A.教师的引导者角色 《学术论文写作》是以问题为导向的案例教学和课堂讨论。在完成必要的理论知识学习的背景下,学生经由教师的引导从审稿人的角度阅读和审视作为案例的论文,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强化学生的实践能力。整个过程,学生始终处于深度参与的状态,突出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性,教师只是催化师和引导者。 B.生生互动+师生互动 在讨论环节中,学生组成小组进行讨论,并选派代表阐述自己的观点和主张。学生讨论和发言后,由教师进行进一步的引导并对以上讨论加以总结,帮助学生完成这一阶段的学习。在这一过程中,教师成为牵线者,学生是教学的主体和中心,把更多的时间和表达的机会交给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思考的动力以及写作的积极性。 在学生的写作文本讲评环节中,教师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文本作为讲评的案例,学生在文本中的姓名被隐去后,教师将该文本发给其他同学。在讲评时,由学生先发表自己对文本的意见,然后教师对此加以总结和修正。互动环节的设立是为了让学生们主动学习,提高课堂参与意识和思考意识,实现授课状态从“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 2)使用生动幽默的表达调节课堂气氛,调动学生学习热情 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言语表达条理清晰、风趣幽默。通过调查我们发现,在外国学生的潜意识里《学术论文写作》并不是一门具有吸引力的课程。学生们虽然知道自己需要得到有关论文写作的训练,但是在开课之前却有畏难情绪且觉得这是门枯燥乏味的课,懒于动笔、抗拒写作。如何让学生们喜欢上这门课?除了教师所讲内容符合学生需求,还要注意在教学过程中使用生动活泼的话语,活跃课堂气氛、增强趣味性,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热情,让学生喜欢上这门课。 3)让教育有温度,让课堂有温情 很多外国研究生在疫情期间无法回国,一直在中国继续学习,心理和情感上都相对脆弱。教师主动关心身在异乡的国际学生,课上和课下积极的进行交流和沟通,帮助国际学生解决生活中的一些事,化解不良情绪,了解学生们的生活状态,拉近与学生的情感,从情感上让学生喜欢学习这门课程,愿意接受教师的引导和指导。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说:“教育的本质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教育是教师陪伴学生共同成长的过程,而非仅仅对学生灌输知识。情感是知识传输的润滑剂,教师对待学生的态度和表达方式,会让教育有温度、让课堂充满温情;国际学生会从教师的态度和言语中感受到关心和关怀,减少不良情绪,并拉近与教师的距离。
学期/教学周期教学评价
《学术论文写作》以形成性评估为写作评价理念,以“循环、互动”为评价机制,以“多元评价”为写作评价方式。 形成性评估,是相对于终结性评估而言的,不是以考试成绩作为最终的评判标准。在课堂教学中通过主持有效的课堂讨论和学习活动,证实学生是否理解所学内容,在此过程中及时提供各种协助性的反馈,再依据学习效果做下一步的教学决策(Black & Willian,2009)。形成性评估特别强调教师了解学生当前的水平,明确学习的目标和标准,从而做出教学决策,并提供各种形成性反馈,帮助学生缩小差距(Sadler,1989)。 “循环、互动”的评价机制,1)“循环”即教学评价和教学安排之间是相互循环的。教师根据学生在课上的反馈做出教学决策,进一步明确学习的目标和标准,帮助学生达成学习目标,由此循环往复,一步步完成最终的写作学习任务。2)“互动”,包括师生评价和同伴互评。在师生评价中,教师为评价主体,带领同学评价写作文本,树立评价标准。在同伴互评中,学生是评价主体,我们采用镜像学习(mirror-image learning)的方法,同学之间相互促进,学生之间通过互读、互评,形成一种镜像折射,学生对同学所写的文本在进行批判性阅读时,可以学到同伴的写作知识和技巧。同时,建立了作者视角和读者视角的双视角,从而加深了对相关的写作知识的理解,在写作时更加注重表达的方式和逻辑。 “多元评价”,包括评价者的多元和评价方式的多元。1)评价者的多元是将学习者纳入到评价者行列,不同于以往教学教师是主要也是唯一的评价者,《学术论文写作》将教师和学习者共同作为评价者。同学间互评和学习者自身的评估成为评价中的重要环节。2)评价方式的多元是将诊断性评估、自我评价、同伴互评、教师评价、写作档案袋评价等纳入到评价方法中。 采用以上评价方式,目的在于形成一个积极思考、批判性阅读、写作创作这样一个学习过程。这一评价方式重视写作文本的产生方式和过程,而不是仅仅将评价集中在写作的终端。力求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论文写作能力。
教学资源使用方案
《学术论文写作》这门课程选取和运用以下教学资源: (1)论文写作类教材。《汉语国际教育论文写作教程》钱旭菁等编著,《汉语国际教育论文写作指导》张文贤等编著,《应用语言学研究方法与论文写作》文秋芳等著。 (2)核心期刊。主要选取了近期语言学核心期刊中的篇章和段落,如《世界汉语教学》《语言教学与研究》《语言文字应用》《汉语学习》《语言科学》等有关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和研究的论文,这些论文不仅仅是为学生提供写作的“样板”案例,同时增加了对学界前沿研究的了解,拓展了学术视野。 (3)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博论文。将硕博论文作为教学案例,学生在阅读和学习的过程中,做到“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学习借鉴他人的长项,补充自己的短板。 (4)中国知网(CNKI)及其他学术搜索引擎。积极利用网络资源,教授学生如何查找文献、搜索有用信息。 (5)专家讲座。组织专家讲座,从学术大家的角度,指导、引导学生进行学术研究活动。如现已邀请崔希亮教授讲授有关论文选题的方法,邀请张博教授讲授有关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实证研究方法等。 (6)论文写作类课程视频。对于学有余力的同学,我们推荐其参加、旁听相关讲座或课程。如周小兵教授的学术论文写作讲座、钱旭菁副教授的在线写作课程等。
教学目标
(1)本课时的具体教学目标 1)“摘要”的字数和写作时间安排 2)“摘要”的内容 3)“摘要”的写作模式 4)“摘要”的表达框架 (2)本课时目标与学期教学目标之间的关系 本节课隶属于《学术论文写作》课程中第三部分“论文中各部分的写作”中“3.2题目、摘要、关键词”。学生在此节课前已经了解了研究的定义、过程和分类,学习了文献阅读和文献综述的方法,初步掌握了论文结构,在上节课学习了论文题目的拟定方法。 本课主要讲授“摘要”。“摘要”部分的授课时间约为2课时,其中第1课时主要讲授摘要的字数、写作时间安排、摘要的内容、摘要的写作模式和表达框架,第2课时包括摘要的批判性阅读和摘要的模拟写作训练。本课时为“摘要”部分的第1课时。
教学过程
(1)本课时设计理念与思路,教学内容及选取依据 在本课时,教师要带领揭示摘要写作中的规律性,帮助学习者尽快掌握摘要的组成内容、模式和表达框架。因此,我们采用归纳法和讲练结合的设计理念,以“以旧带新”“在练中讲,在练中归纳”为课程设计思路。 依据设定的“摘要”部分的教学理念、思路和目标,我们安排以下教学内容:1)“摘要”的字数和写作时间(是论文完成前还是论文完成后);2)“摘要”的内容;3)“摘要”的写作模式(典型、常用的摘要写作模式); 4)“摘要”写作中的表达框架。 课程在教学材料的选择上,以核心期刊中的优秀论文摘要作为分析和学习的文本。为了保证授课的节奏以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摘要的组成内容、模式和表达框架,而不是每篇摘要的具体内容。本课所使用的摘要,皆为上一节课“题目拟定”训练中讲解和练习文本,学生通过阅读摘要,尝试拟定论文的题目。因此,学生已经完全了解每篇摘要的内容,在课堂上不需要过多额外的时间进行阅读,教师也不需要对其中的内容进行解释或介绍。 (2)教学组织流程 1)上节回顾 简要回顾上节课内容。通过对课后作业的讲解帮助学生加深有关论文题目拟定方面的知识,设计题目的四种方法:a.以“研究内容”为题;b.以“研究对象+研究内容”为题;c.以“研究方法+研究内容”为题;d.以“研究方法+研究对象+研究内容”为题。 2)提出问题,引入本节课内容 教师首先通过课后作业中的关于“题目”的案例,引出“摘要”部分,并以提问的方式,引起学生思考“摘要”的字数以及“摘要”的写作时间,教师对学生的回答加以纠正和完善,并将总结后的回答在PPT中呈现。 3)案例分析+模式总结+螺旋式练习 本部分通过分析一个个典型案例,带领学生们分析论文摘要中的主要内容并总结摘要写作的3种写作模式及对应的表达框架。在练习环节中安排的摘要练习中包含对前一个模式的复习,由此达到层层推进,逐步提升的教学效果。 摘要写作模式1: 首先,教师以原载于《世界汉语教学》的《提高语块意识的教学对汉语第二语言学习者口语产出的影响》这篇文章中的摘要作为分析案例,带领学生分析里面所包含的内容。 其次,概括出每部分的内容并总结出摘要写作模式1,即“研究方法+研究目的+研究结论”。 再次,根据案例总结出模式1常用的表达框架,即“通过(某种研究方法),考察(本研究的问题)。研究发现……”。 最后,选择《“语素法”和“语境法”汉语二语词汇教学效果的对比研究》中的摘要作为案例分析练习,待学生回答和互相补充完毕,教师点评并提炼出表达框架。 摘要写作模式2: 首先,以旧带新,螺旋式练习。通过练习导入,请学生找出摘要中的“研究方法、研究目的和研究结论”,此设计旨在夯实模式1并继而导入到模式2的教学中(摘要原载于《世界汉语教学》的《母语者和第二语言学习者汉语阅读中语块加工优势的眼动研究》)。 其次,带领学生分析案例,肯定学生在文中所划出的“研究方法、研究目的和研究结论”,同时,用红色下划线标出这篇摘要中不属于以上三部分的内容,启发学生思考这些表述属于哪类内容,通过语言引导,学生由此说出该部分属于“研究背景”。基于此,教师在PPT上呈现摘要写作模式2,即“研究背景+研究方法+研究目的+研究结论”。 再次,提炼出与模式2相对应的表达框架“……,对此学界还存在争议。本研究采用……的方法。探究……。结果显示,……”。 最后,选择《任务类型对汉语二语口语产出中词汇复杂度的影响》中的摘要作为案例分析练习,要求学生找出摘要中的“研究背景、研究方法、研究目的和研究结论”,选择一位学生上台标注,学生标注后,询问是否有不同意见,确定学生们掌握了模式2后,教师在此基础上带领学生总结适用于模式2的第二种表述框架,即“在……的理论基础上,采用……的方法,考察……。研究结果显示,……”。 摘要写作模式3: 首先,以旧带新,螺旋式练习。通过摘要分析练习,要求学生找出摘要的中“研究背景、研究方法、研究目的和研究结论”。此设计旨在夯实模式2并继而导入到模式3的教学中。 其次,找学生上黑板标出摘要中的四个部分,但学生所标不是完全正确,教师指出存在错误的地方,并用其他颜色的下划线标出,询问其他学生是否认同黑板中的标注,并通过语言启发学生思考划线部分属于摘要中的哪类内容。教师使用语言引导学生将这一部分归纳为“研究价值”,并由此导出本课的第三个写作模式“研究背景+研究方法+研究目的+研究结论+研究意义”。 再次,带领学生总结出适用于模式3的表达框架“A是……的关键,但学界对A少有讨论。(本研究)采用/借鉴……的方法。尝试从……考察……。研究表明,……。基于此,本研究提出……,以期为……提供参考。” 最后,设置练习,这一部分的练习需要学生找出摘要中的“研究背景、研究方法、研究目的、研究结论和研究价值”,目的在于帮助学生加深对模式3的记忆和理解。但是此练习不仅仅停留在模式的复习上,而是引导学生发现、学习如何将研究方法和研究目的进行“打包式”写作,即从语言的形式的训练逐步引导至语言的有效表达的训练上,为下节课“摘要的写作训练”进行预热。 5)课堂总结 陈列、总结本课所讲摘要写作的3个模式以及对应的表达框架。引导学生关注三种模式中的共性部分,呈现每种内容的表达框架,为学生在下节课中摘要写作训练奠定基础。 6)课后作业 作业:标注出所给摘要中的“研究背景、研究方法、研究目的、研究结论、研究价值”。 (3)教学过程如何体现线下教学特点,达成预期目标 1)互动性强 授课过程中,重视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教师引导在先,学生相互促进在后。每一个知识点,都是经由学生思考和讨论后呈现。学生不是被动的接受知识,而是带着问题、带着求知欲,跟随教师主动探索。通过与教师和同学们的互动,提升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评价反馈机制 课程通过评价反馈机制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状态以及对某一知识点的掌握程度,及时调整教学进度和教学节奏,使之适应学生的学习要求。每一个练习都是学生反馈的信息,教师在教学中及时接收学生们的反馈,调整讲授方式、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问,帮助学生铲除学习中的困难。
教学评价
(1)本课时整体评价理念 本课时采用形成性评估理念,重点关注学生在授课过程中的反馈和课程结束后完成作业的情况,而不是把评估集中在最后的考试。 (2)本课时使用的具体评估方法 本课时遵循“循环、互动”的评价机制,以“多元评价”为写作评价方式,包括诊断性评估、教师评价、同伴互评和写作档案袋评价。 1)诊断性评价主要是在某一知识点讲解之前进行的,通过提问,确定学生对教学目标的掌握程度,由此实施进一步的教学活动。 2)教师评价主要是在每个教学目标的前期实施,即以教师为评价的主体,引导学生关注教学目标、评判学生的回答。 3)同伴评价在每个教学目标完成讲解后的练习阶段,教师将评价的权利交由学生,学生之间互评。 4)写作档案袋评价是针对每个学生建立的写作文档,通过记录、收集学生在每个阶段的作业,纵向观察和评价学生的写作水平和写作能力的发展。
版权所有@ 2021中外语言合作交流中心 | 中文联盟 京ICP 备 08002516-8

报名参加

资料下载

活动报名将于11月10日开放,敬请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