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名称
南京师范大学
教学理念
基于案例分析的知识建构教学理念
教学对象
教学对象一共9人,年龄跨度为20岁到26岁,学生分别来自:英国、美国、也门、俄罗斯、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哈萨克斯坦、安提瓜和巴布达、科摩罗,其母语分别为:英语、阿拉伯语、俄语、塔吉克语、乌兹别克语、哈萨克语、法语。
课程类型
经贸汉语线下课程
课时安排
1课时,30分钟
在线教学平台
中国大学慕课SPOC、慕课堂
教程/资源
《经贸汉语阅读教程》 《经贸汉语》SPOC课程 《经贸汉语》案例库
活动单元
《经贸汉语阅读教程》教材第1册第3单元
杨 娟
负责人
张小峰
成员
段轶娜
成员
梁世红
成员
贺昕宇
成员
王姝霖
成员
总体描述
(1)授课类型、授课主题 授课类型:专业用途中文——经贸汉语 授课主题:面向经贸类预科中级班的18个经贸专业主题的教学 (2)方案设计原则 课程采取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具体说明如下: 线上学习:学生自学解决基础词汇、课文,并通过小测验完成自测; 线下学习:引入翻转课堂理念,以学生为中心,通过面授形式,完成“检查学习”“测验(过程性评价的一环)”“案例分析”等主要环节。“案例分析”环节引入任务型教学法,通过分析相关经济现象,以使学生更深入、更准确地理解专业词汇的概念内容和使用情境。 (3)教学预期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掌握经贸类专业学习所需的最基本的专业词汇与专业概念,并能利用专业知识分析相关经济现象,为专业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学期/教学周期教学目标
(1)掌握18个经贸类主题所涉及的1500个经贸类高频词、40个左右的汉语常用书面语表达式,阅读50余篇经贸类科普文章。 (2)了解18个主题所涉及专业词语的内在逻辑联系,构建概念图思维方式,建立起专业词汇的网络系统。 (3)通过线下教学的提升,依托70余个案例,训练学生熟练运用专业词语分析经济现象的能力。 (4)培养经贸类预科生专业学习所需的基本汉语知识和基础汉语技能,为专业课程学习提供必要的语言支撑。
总体教学过程
(1)内容、课时、设计理念思路 主要内容:本教学周期共完成18个经贸类主题,分别为:收入与消费、价格与价值、供给与需求、垄断与竞争、GDP与GNP、成本与利润、经济危机与通货膨胀、经济全球化、宏观调控、恩格尔系数与消费结构、社会保障、国际贸易、海关与关税、货币与汇率、保险、广告与营销、股份公司、跨国公司。 课时分配:每周完成1单元,每单元课时为: 线上2-4课时+线下2课时。 线上2-4课时:学生因语言水平不同花费时间会有个体差异。 线下2课时:1课时为面授课,主要内容为“检查学习+慕课堂测验+案例分析”;1课时为练习、答疑。 设计理念与思路:本课程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线上学生利用中国大学慕课的SPOC课程自主学习,线下通过面授课检查学习效果并进行案例分析,完成高阶学习。 (2)教学组织流程 线上学生利用教材、视频、课件等资源自主完成生词、课文的学习,并通过测验进行自测,学生根据自测成绩决定是否要增加自主学习课时。 线下为2课时的面授课,主要包括两种类型的学习:1课时为“检查学习+慕课堂检查+案例分析”的任务型翻转教学课堂,1课时为练习课、答疑课。 (3)如何体现教学特点、适应教学需求 通过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可以让学生自主完成基本知识学习,面授课在老师的引导下巩固、提升,用来处理更复杂任务。教学采用任务型教学法,融入翻转课堂理念,紧紧围绕以学生为中心的课程核心思想,把学生培养为高知高能型的复合型人才。
学期/教学周期教学评价
(1)评价理念:过程性评价 课程使用采用过程性评价,不以一次考试成绩作为评价学生学习效果的唯一标准。既重视学习结果,也重视学习过程。凡是具有教育价值的结果,都会受到支持与肯定,评价内容包括:学习的动机态度、过程、效果。鼓励学生参与评价,过程性评价中,学生既是考核评价的对象,也是考核评价的主体。 (2)评价的组成与实施 评价的组成包括:慕课测验成绩、观看视频时长、发布讨论主题的数量质量、慕课堂成绩、期中考试成绩、期末考试成绩、平时作业成绩、优秀表现加分等。 教师全盘掌握学生的学习数据,督促学生学习,发起慕课讨论,解答慕课问题。
教学资源使用方案
本教学周期主要运用了:中国大学慕课(SPOC)、慕课堂(题库)、《经贸汉语》案例库等资源。不断丰富的教学资源可以有效地支撑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有效进行,有效地贯彻过程性评价。
教学目标
(1)准确掌握“供给、需求、供求关系、买方、卖方、生产者、消费者、价格”等关键词语的概念内涵。 (2)掌握各概念间的逻辑因果关系,建立起概念图意识。 (3)能正确运用本课的基本概念分析相关经济现象,在完成任务过程中巩固基本概念。
教学过程
(1)本课时设计理念、思路、内容 “经贸汉语”课程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学生在上课前已经观看了课程视频,自学了生词、课文,完成了相关测验,完成了“线上”学习任务。本课时是“供给与需求”一课的线下课程部分。主要内容是:检查线上学习效果、分析相关经济现象。 (2)本课时教学组织流程 本课时包括四个步骤: 第一步骤:检查线上学习效果 通过概念图的形式检查概念内涵,并为学生建构起各概念间的逻辑联系,理顺概念的因果关系。 请学生完成概念图中的空缺节点,检查个别学生的学习效果,请学生互评,激励学生良性竞争,再次巩固学习。 第二步骤:通过慕课堂练习检查学习 通过慕课堂完成课堂小测验,这既是另一种形式的检查,也是过程性评价的一个环节,还可以全面掌握全班学生的学习数据。 第三步骤:案例分析 本步骤设置的案例形式多元,包括文字材料、图表、视频材料等。 案例检查的知识点分布为:A.爱的礼物——玫瑰花:反映了需求对价格的影响;B.北京到上海的机票价格:反映了需求对价格的影响;C.明星们的演唱会:反映了供求关系(包括供大于求、供小于求)对价格的影响,设置对比模式,让学生更清晰了解供求关系对价格的影响;D.口罩的价格:反映了完整的供求关系对价格,以及价格对供给和需求的影响。 案例贴近现实,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情境设置简洁清楚,能启发学生在分析中进一步明确概念的因果关系,并通过任务型教学形式,让学生在用的过程中巩固知识点。 第四步骤:总结 回到本课主题,通过概念图的形式对本课时进行概念梳理,结束本课时。 (3)如何体现教学特点,达成目标 本课时是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的线下教学部分。课前,学生在线上通过教学视频、自学、练习等学习生词、课文等基础知识。本课时的教学目标是检查巩固基础知识,灵活运用基础知识,完成学习中的高阶部分。教学以学生为中心,老师起到桥梁作用,引导学生完成学习任务。
教学评价
本课时采用过程性评价模式,采取老师评价、学生互评相结合的形式。 过程性评价在本课时的体现是慕课堂的测验练习,通过慕课堂收集学生的学习数据,并作为平时评价的组成部分。 在个别学生完成练习时,请其他学生监督检查,完成学生互评,还可以有效调动学习积极性,充分发挥练习的作用。
版权所有@ 2021中外语言合作交流中心 | 中文联盟 京ICP 备 08002516-8

报名参加

资料下载

活动报名将于11月10日开放,敬请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