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名称
贵州大学
教学理念
以学生为中心,启发引导、循序渐进,任务型教学法+实践教学的教学理念。
教学对象
教学对象为14名初级水平留学生,分别来自法国、加拿大、日本、孟加拉国、赤道几内亚、卢旺达,尼日利亚,哈萨克斯坦、加蓬、喀麦隆,南非等国家。
课程类型
初级综合课
课时安排
160课时
在线教学平台
教程/资源
《发展汉语·初级综合》(I)
活动单元
《发展汉语·初级综合》教材第1册第7单元
祝青
讲师
任丽娟
硕士研究生
丁铭德(法国)
硕士研究生
艾晓丹
硕士研究生
刘庆兰
硕士研究生
李佳楠
硕士研究生
总体描述
授课主题包括(1)承担系统的语言能力教学任务的主要课型和必设的主干课程;(2)传授汉语基础知识,进行听说读写综合训练。 课型:综合课 方案设计原则:发展性、实用性和科学性 教学预期目标: 学完本学期课程,学习者能够掌握最基本的汉语语音知识和发音技能、初级阶段常用词汇、汉字的基本结构和汉语的基本句型: (1)具备初步的汉语交际能力,能用汉语解决日常生活和汉语学习中的简单问题; (2)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笔顺和汉字的基本结构,能够书写所学汉字; (3)了解简单的学习策略、交际策略,初步了解与汉语交际相关的中国文化知识,具有初步的跨文化意识。
学期/教学周期教学目标
传授最基本的汉语和汉字知识,使学习者初步具备的汉语交际能力,能用汉语解决日常生活和学习中最基本的问题。学完本教材,学习者应达到以下目标: (1)掌握最基本的汉语语音知识和发音技能、初级阶段常用词汇1200个左右、语法点153个。 (2)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笔顺结构,能够掌握初等手写汉字表中的汉字300个。 (3)具备初步的听、说、读、写能力,能够就比较熟悉的话题进行简短的交流,完成简单的社会交际。例如:能够对不同交际对象使用最简单的礼貌用语;能够辨识公共环境中的某些简单信息并询问、确认。
总体教学过程
课程名称:初级汉语综合课 教材:《发展汉语•初级综合》 第一册,荣继华编著,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11年7月第2版。 授课时间:学期一共16周,活动、节假日、复习考试1周,实际有效授课时间为15周。每周10个课时,共160个课时。 设计的理念和思路: 1、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教学过程围绕学生为中心展开,教师是课堂教学的引导者和指导者,而课堂活动也是为了学生能够掌握基本的汉语知识和达到简单的交际目的而设计。在本学期的教学设计中,遵循精讲多练的教学原则,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同时多操练多运用。因此在每一课的教案设计中,教师的讲解与课文紧密结合,在学习生词的同时也学习了句子,并且对语言点也有了初步的感知。操练设计有控制式、半控制式和自由式,活动设计多样以保证学生对知识点有足够多的理解和掌握。活动设计涉及听说读写四项各项技能。学生在听音中培养了听的技能;在情景交际、角色扮演中培养了说的技能;在跟读、齐读中培养了读的技能;在仿写中培养了写的技能。 2、合作探究法。合作探究是为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每个学生都积极主动地探索和学习,加强交流和合作。在教学过程中,要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而学生主体地位的凸显得益于教师的主导作用。在本学期的教学设计中,教师发挥了很重要的引导作用,不管是生词的教学还是语言点、课文的教学,教师都会细心地引导学生。在课堂活动设计中,注重学生合作探究能力的培养,如你说我写,小组讨论等,培养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自觉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3、情景教学。情景教学在于激发学生的情感,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创设一定的生动具体的情景,帮助学生理解知识点和课文。我们利用语言描绘、游戏、音乐视频欣赏等将教学内容寓于具体的情景之中,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于初级阶段的学生,教师在讲授汉语基础知识以外,最重要的是让学生喜欢汉语,愿意去学汉语,因此课堂有趣的活动必不可少。趣味性也不等于娱乐性,这就要求我们的课堂活动不仅要有趣味性,而且要兼具任务性,同时保证学生的参与度,最终达到教学预期和效果。 4、梯度训练。“发展”既是本册教材的核心理念,也是整个教学过程的核心理念。因此我们在设计练习和活动环节时,遵循由少到多、由简单到复杂、由模仿到创造的原则,由易到难,学生在一系列的练习和活动中掌握相应的知识和技能。从词句到语段再到篇章,梯度的练习遵循了学生的认知规律,从而提高教学的效度。 教学计划:本学期拟完成30课的教学内容,涉及语音、词汇和语法点等的教学。课堂活动形式多样,包括拼读游戏、数字游戏、你猜我画、图片匹配、角色扮演等。学期具体教学计划见附件部分的教案。 线下教学特点: (1)课堂教学教师和学生面对面交流,有利于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够及时地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并根据学生的掌握情况灵活、机动地改变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对学生作出针对性的指导。真实的语言材料和情景,学生更易理解和吸收,而师生互动不仅是知识的教与学,更是思想的交流。 (2)活动方式多样,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教学可以根据教学环境设计课堂活动,而不仅仅局限于教师和学生之间的问答。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活动,有益于教师与学生以及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为了使课堂变得更有趣味性,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设计了多种活动,且活动具有一定的针对性。教师也可根据实际情况作出调整,最大程度上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评价方式多样,反馈及时准确。教学反馈是实现教学有目的地控制、提高教学质量与效率、保证教学活动良性循环的必不可少的措施。线下课堂教学可以实现教师和学生之间的课堂互动、学生与学生之间的课堂互动。教师可以及时观察学生对课堂内容的掌握情况。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设置多种反馈方式,涉及口头反馈和书面反馈。口头反馈如同伴问答、师生问答以及学生分析学习成果等。教师通过学生的问答结果形成一定的评价,从而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书面反馈如学生的书面作业和课堂板书等,学生将所学知识以书面的形式呈现,教师可以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或薄弱环节,并及时进行针对性解答。
学期/教学周期教学评价
本学期主要采取以学生为中心的评价理念。在我们的课堂中,教师不再维持自己作为“专家”的角色,而是通过帮助学生获得、解释、组织和转换大量的信息来促进学习,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在这种模式中,学生承担着自我学习的责任,他们的角色由被动的接受者变为主动的知识建构者,并将最终被培养成为具有处理信息能力的、独立的终身学习者。在这种理念下,我们的评估方式就变得多样化,总体来说主要有以下几种: (1)学习契约是在整学期课程前设立一套完整的评估标准,如: ①在课上积极回答问题的学生下课时可以找老师登记一次,期末评选回答问题次数最多的学生为“积极之星”。这种方法一方面可以激发学生积极性主动性;另一方面也可以帮助老师掌握每一位学生答题的积极性程度以及对教学内容的掌握程度,相应地调整教学内容和方式。对于不愿意回答问题的学生,需教师要了解其原因,最后给予一定的帮助和鼓励。 ②制定作业和课堂要求,并严格执行。每次作业都根据要求进行评分,可以有教师评分和学生评分两种形式。学生评分是让学生互相指出对方作业中完成得好的,值得自己学习的部分;教师评分则是全面的专业的评价。 (2)量规是一种结构化的定量评价标准,往往是从与评价目标相关的多个方面详细规定评级指标,具有操作性好、准确性高的特点。这一方式主要体现在多维度评价上,在期末打分时,不能仅看考试成绩,还要从学生的课堂表现、劳动与纪律、同学关系等多个方面进行综合考虑,给出优、良、中、差的等级评定。同学互评环节,先制作一份评价标准表格,给学生一个评价导向。 (3)范例展示指教师在布置学习任务之前,向学生展示符合学习要求的学习成果范例,以便为学生提供清晰的学习预期。教师也可以根据范式但不限于范式来对学生完成的任务进行评价。在课堂活动时,教师一般先示范活动规则,而不是简单用语言来描述规则,后续评价标准也基于教师展示的范例。 此外具体的评价方式会在具体的课堂中呈现,如语言评价、非语言评价、形成性评价、总结性评价等。
教学资源使用方案
(1)根据学情选择合适的教材进行教学。对于汉语为初级水平的学生,教学内容不能过难,也不能过于枯燥无味,因此我们选择了《发展汉语》作为本学期的教材。《发展汉语》的核心理念是“发展”,蕴含由少到多、由简单到复杂、由模仿创造到运用自如放任理念。“发展汉语”寓意发展学习者的汉语知识,汉语的理解能力以及交际能力,不断拓展和深化学习者对当代中国社会和历史文化的了解范围和理解能力。在该教材在课文内容的编排上,遵循了科学性、实用性和趣味性原则;结构上注重语言结构,语言功能,交际情景,文化因素和活动任务的融合。总的来说,该教材符合初级水平学生的教学,具有一定的发展性。 (2)根据教学对象和教材,选择合适的教学环境。本学期的教学对象是汉语为初级水平的留学生,分别来自不同的国家,学生的母语也不尽相同。而综合课的任务是多层次、全方位的,旨在训练和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各项技能以及运用汉语进行交际的能力。因此我们在选择物理环境,也就是教室时,优先选择了多媒体智慧教室。该教室的桌椅是可以灵活移动的,可以根据不同的课堂内容调整桌椅的摆放方式。如教师在进行讲授时,按照传统的行列方式摆放桌椅;需要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时,可以将桌椅围成一圈;要进行角色扮演时也可以轻松腾出空地进行展示;此外,智慧教室的四面都有多媒体电视,更加方便了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交流。 (3)辅以各类教具、多媒体进行教学。教育信息化的日益发展,多媒体教学软件成为教与学的重要信息载体,将现代教学媒体与传统教学手段相结合,以达到最优的教学效果。我们利用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等多种感觉,同时将语言、文字、图像、声音、动作等多种符号运用到教学当中,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率的效果。在教学过程中,图像,文字和声音是运用得最多的;教师通过文字展示汉字结构,辅以图片和声音让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更为直观、清晰。在教学导入时,教师用图片和视频展示与教学相关的内容,初设情景,同时展示教具如笔、雨伞、包等引导学生说出目标句。除了用图片声音以外,教师还调动学生的嗅觉、触觉等感觉,如在教授第12课时,在课堂活动时冲泡茶和咖啡,使学生更加真实直观感受情景。 (4)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语言跟文化紧密相关。初级阶段的汉语课以传授语言知识和言语技能为主,但在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时,文化教学不可避免,而形象直观的文化教学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学生对中华文化的一定了解可以促进他们对汉语知识的理解和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辅以中华文化相关的语言材料,同时,在课堂活动设计中增加文化特色,如中国的钱币和特色的叫卖方式,将其运用在教学中,学生在感到新奇有趣的同时也掌握了相关词汇和句型;中国的书法、太极拳、茶艺等也融合在课堂教学当中,语言教学与文化相结合,更突出教学的趣味性和文化性。
教学目标
一、认知目标 1. 语音 了解本课生词的发音和拼写规则 2. 词汇 认识并掌握本课重点词语,如教学楼、超市、运动场、体育馆、图书馆等; 3. 汉字 了解常用构字部件“竖弯”、“横折弯”,汉字结构“左右结构”、“左中右结构”。 4. 语言点 能够理解“处所+‘有’+(数量)+名词、名词+‘在’+位置”结构的语义特点,并能够在合适的语境下正确使用该结构。 二、技能目标 1. 能够对某处存在的事物进行简单的描述。 2. 能够分组讨论某处存在某物,也能够成段描述某处有某物。 三、情感目标 通过学习课文,增长学生的见识,激发学生对汉语的兴趣。
教学过程
设计理念与思路: (1)创设情景,初步感知 本次课首先以视频引入,展示关于学校的视频,给学生创设了一个真实的情景,引导学生说出本次课程的生词,让学生对本课时的内容有初步的感知。语言点讲解中,教师以图片导入语言点,让学生在真实的情景当中正确理解课堂教学内容。课堂活动设计环节,教师展示学校里的建筑,并以其为例操练语言点,让学生感知到真实的语境,对语言点有更加深入的认知,从而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2)自主交流,构建模型 在活动设计当中,学生两人一组,一人说出教学楼,体育馆等地方在哪里,另一人则画出这些地方,组成学生生心中最喜欢的学校,该活动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利用学生的自主交流能力,根据他们所学和所理解的课堂内容,构建自己的学校模型。 (3)拓展应用,加深理解 在讲解课文中的生词外,教师还少量地拓展了学生可能会用到其他词汇。拓展的生词与课文内容密切相关,学生在掌握课文生词的同时,也增加了其词汇量。在语法点的讲解过程中,教师以学校建筑为例,进行语言点的讲解和操练。在随后的课堂活动中,两个同学一组边说边画,再一次操练了本课的生词和语言点。学生在不断地练习和应用中在加深了对知识点的理解。 学内容: 一、生词 教学楼、留学生楼、超市、体育馆、图书馆、饭馆 二、语法 1.“有”字句 Positions+有+(数量)+Sb./Sth. 2.“在”字句 Sb./Sth.+ 在 + Positions 三、课文 《发展汉语·初级综合I》第7单元课文1《学校里有什么?》 教学组织流程 一、组织教学(2分钟) 师生问候,简单介绍本节课要学习的内容。 二、生词引入与讲练(5分钟) 教学媒介:PPT、视频、动画、建筑物图片 教学方法:情景法、图片法、动作演示法 1.导入 教师播放一段有关学校的动画视频,请学生在观看过程中告诉老师看到了什么,通过师生问答的形式引入本课的主题“学校里有什么?”再进入本课的生词教学。 2.教学楼 (1)教师先展示教学楼的图片,描述“这是我们上课的地方”同时PPT显示教室的图片,引导学生说出教学楼。 (2)教师根据图片上所展示的一栋教学楼的图片,提问“几栋教学楼”进一步引导学生理解“数量词+名词”这一表述,为后续“一栋留学生楼”和“有”字句教学做铺垫。 3.留学生楼 (1)PPT上显示留学生楼的图片,教师在说“这是你们住的地方,留学生住的地方是什么?”的同时导入宿舍的图片,引导学生说出留学生楼。 (2)教师说“一……留学生楼”引导学生说出“一栋留学生楼”,加深学生对于量词“栋”可以和“……楼”搭配的印象。 4.超市 (1)展示直观形象的超市的图片,引导学生直接说出“超市”。 (2)询问学生“几个超市”,让学生了解名词“超市”可以和量词“个”搭配。 5.体育馆 (1)展示形似鸟巢的体育馆图片后,PPT上接连出现跑步、篮球的图片,教师描述“这里可以跑步、打篮球”,引导学生认识体育馆。 (2)询问学生“几个体育馆?”让学生了解体育馆可以和量词“个”搭配。 6.图书馆 (1)展示图书馆的图片,同时展示馆内学习看书的图片,引导学生说出“图书馆”。 (2)教师说“一……图书馆”引导学生说出“一个图书馆”,加深学生对于量词“个”可以和“……馆”搭配的印象。 7.饭馆 (1)PPT上显示卡通饭馆的图片,教师边做“吃饭”的动作,边说“中午去这吃饭”,引导学生说出“饭馆”。 (2)教师说“一……”引导学生说出“一个饭馆”,再次加深学生对于量词“个”可以和“……馆”搭配的印象。 8.体育馆、图书馆、饭馆 教师将体育馆、图书馆、饭馆的图片放在一起并讲解“馆”的含义,在加深学生对“……馆”的印象的同时帮助学生拓展词汇量。 三、语言点教学(8分钟) 教学媒介:PPT、动画、学校地图 教学方法:归纳法、演绎法、直观展示法、问答法 (一)“有”字句教学 导入语:刚才我们学习了一些生词,现在想请同学们来说说学校里有什么。 1.归纳“有”字句公式 (1)先展示“教学楼”的图片,引导学生回想“教学楼”、“一栋教学楼”。 师:学校里有什么? 引导学生说出“学校里有一栋教学楼。” 同时PPT上显示“学校里有一栋教学楼”的例句,教师带读,学生跟读。 (2)展示“教室”的图片,引导学生说出“教室”、“一位老师”。 师:这是在哪儿? 引导学生说出“教室”。 师:几位老师?(PPT上圈出老师) 引导学生说出“一位老师”。 引导学生说出“教室里有一位老师。” (3)列出公式:Positions+有+(数量)+Sb./Sth. 师:当我们想说什么地方有某人或某物时,可以用“有”字句。 教师再进一步通过PPT上各个部分的颜色变化向学生解说公式的各个部分代表什么,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公式。 2.演绎“有”字句 该部分每页PPT上方展示Positions+有+(数量)+Sb./Sth,下方显示“图书馆、留学生楼、超市、饭馆”的图片,引导学生说出“有”字句。 (1)学校里有一个图书馆。 (2)学校里有一栋留学生楼。 (3)学校里有一个超市。 (4)学校里有三个饭馆。 3.操练“有”字句 教师请学生逐个起来回答“学校里有什么?” 点击PPT逐步出现“图书馆、体育馆、教学楼、留学生楼、超市、饭馆”的图片,学生回答后,左下方出现完整的“学校里有……”的完整句子,使学生在生词的不断复现中操练“有”字句。 (二)“在”字句教学 导入语:刚才我们知道了学校里有什么,现在想问问同学们,图书馆在哪儿?在这之前,我们先来复习一下昨天学习的方位词。 1.复习方位词 通过“北边、东边、西边、南边”的不同方向箭头的动画演示,带领学生复习方位词,为下一步“在”字句的教学做铺垫。 2.归纳“在”字句公式 (1)图片展示“体育馆、图书馆、教学楼”,并附上方位词图标。通过动态的红框,询问学生图书馆的位置和体育馆的位置。 师:(红框标出图书馆和教学楼)图书馆在教学楼哪边? 引导学生说出“图书馆在教学楼北边。” PPT同时展示例句:图书馆在教学楼北边。 师:(红框标出图书馆和体育馆)体育馆在哪儿? 引导学生说出“体育馆在图书馆西边。” PPT同时展示例句:体育馆在图书馆西边。 (2)教师走到桌子左边,询问学生老师的位置。 师:这是什么?(教师拍拍身边的桌子) 教师通过拍桌子的动作引导学生说出“桌子”。 师:老师在哪儿?在桌子哪边? 教师进一步引导学生判断其所在的方位后展示例句,帮助学生理解“在”字句的用法。 师:老师在桌子左边。 PPT同时展示例句:老师在桌子左边。 (3)列出公式:Sb./Sth.+ 在 + Positions 师:当我们想说某人或某物在什么地方时,可以用“在”字句。 教师再进一步通过例句和公式不同部分对应的不同颜色向学生解说公式的各个部分代表什么,引导学生理解公式。 3.演绎“在”字句 PPT上展示学校的地图和方位图标,红框每次动态标识出两个建筑物,教师询问学生其中一个建筑物的位置,引导学生说出这个建筑物在红框内另一建筑物哪边。 (1)留学生楼在体育馆北边。 (2)超市在留学生楼西边。 (3)饭馆在超市西边。 (4)体育馆在图书馆西边。 4.操练“在”字句 教师使用准备好的学校的地图,走下去询问学生“……在……哪边?”或“……在哪儿?” (根据学生的基础选择不同难易程度的提问方式) 操练过后PPT再次展示Sb./Sth.+ 在 + Positions,加深学生的印象。 四、课文学习(5分钟) 导入语:刚才我们学习了学校里有什么以及都在哪儿,现在请同学们看着课文一当中的地图,看图完成句子。 1.完成练习“看图完成句子” PPT展示地图和“看图完成句子”的练习,引导学生学习课文内容。 (1)在教学一楼北边。 (2)在教学一楼西边。 (3)超市和饭馆在 西边。 (4)留学生楼在 南边。 (5)留学生楼西边有 ,还有 。 2.教师带读,学生跟读 (1)教师带领学生读课文。 (2)学生两人一组相互读课文。 五、交际活动(你们喜欢的学校)(8分钟) 活动形式:你说我画 活动主题:你们喜欢的学校 活动材料:A4纸、画笔或中性笔 角色分配:一人描述学校,另一人画出所描述的学校 导入语:刚才我们看了课文里的学校是什么样子,现在老师想知道你们喜欢的学校是什么样的? 1.教师示范 教师展示图片:自己喜欢的学校,并用“有”字句和“在”字句介绍。 师:这是老师喜欢的学校。学校里有一栋教学楼、一个图书馆、一个超市和一个饭馆。 教学楼在图书馆北边,超市在图书馆西边,饭馆在图书馆东边。 2.布置活动任务 教师向学生讲解规则,并展示可能会用到的刚才学习的生词和句子。 生词:教学楼、留学生楼、体育馆、图书馆、超市、饭馆 句子:Positions+ 有 +(数量)+ Sb./Sth. Sb./Sth.+ 在 + Positions 师:请同学们两人一组,一位同学说出你们喜欢的学校,请用到刚才学习的生词和句子。另一位同学画出这名同学所说的学校,就像老师画的那样。最后请同学们上来说说你们喜欢的学校。每组有5分钟时间。 3.学生展示 教师请两组同学上台介绍他们喜欢的学校,注意引导和学生互评。在学生介绍完过后,询问其搭档“他/她画的是你们喜欢的学校吗?”再问全班同学“他/她画的好吗?”帮助学生相互学习和鼓励。 六、小结和作业(2分钟) 1.小结 (1)教师展示PPT上小结的页面,引导学生总结学习的生词。 (2)通过展示图片和公式,引导学生总结“有”字句和“在”字句。 2.作业 PPT上展示作业内容,教师一一做出说明: (1)画出你喜欢的房间,下节课向同学介绍你喜欢的房间。 (2)提醒学生注意用到“有”字句、“在”字句以及学习过的词。 Positions+ 有 +(数量)+Sb./Sth. 房间里有一张床、一个书柜、一把椅子...... Sb./Sth.+ 在 +Positions 床在桌子左边/右边...... 线下教学特点: (1)课堂教学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主导,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真实的语言材料和情景,学生更易理解和吸收,而师生互动不仅是知识的教与学,更是思想的交流。师和学生面对面交流,有利于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够及时地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并根据学情灵活、机动地改变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对学生作出针对性的指导。 (2)活动方式多样,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教学可以根据教学环境设计课堂活动,而不仅仅局限于教师和学生之间的问答。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活动,有益于教师与学生以及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为了使课堂变得更有趣味性,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设计了多种活动,且活动具有一定的针对性。而教师也可根据实际情况作出调整,最大程度上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评价方式多样,反馈及时准确。教学反馈是实现教学有目的地控制、提高教学质量与效率、保证教学活动良性循环的必不可少的措施。线下课堂教学可以实现教师和学生之间的课堂互动、学生与学生之间的课堂互动。教师可以及时观察学生对课堂内容的掌握情况。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设置多种反馈方式,涉及口头反馈和书面反馈。口头反馈如同伴问答、师生问答以及学生分析学习成果等。教师通过学生的问答结果形成一定的评价,从而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书面反馈如学生的书面作业和课堂板书等,学生将所学知识以书面的形式呈现,教师可以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或薄弱环节,并及时进行针对性解答。
教学评价
整体评价理念: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评价理念 如何设计:本课的评估设计基于“以学生为中心的评估理念”,将学生置于评估中心。整节课的评估都围绕学生进行。 重点关注:检查教学设计是否合理、评估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教学目标是否实现、学生对教学内容是否掌握。 评估方式:诊断性评价及形成性评价 (1)在教学过程中找出学生学习汉语的难点和存在的问题,使教学更有针对性。教师记录学生课上的表现,根据学生回答问题的情况调整教学,做到因材施教。 (2)教学结束后,通过课后作业的效果、学生的反馈和教师的自我评价,来检查学习者的努力程度和取得的成果,评估本堂课是否达到预期的目标。 ①布置与本节课所学内容相关且难度提升的课后作业“画出你喜欢的房间并用‘有’字句和‘在’字句描述”,来检验学生是否真正掌握了本节课所学内容。 ②在课后对学生进行访谈,结合学生课堂表现来评估本堂课是否偏离“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并据此反思和改进教学过程。 (3)教师自评主要是从教学意识和教学行为两个方面进行。分析课堂上哪些是有效教学行为,为什么有效;哪些是无效教学行为,为什么无效;具体的教学行为反映了自己的教学意识哪些是正确的,哪些是错误的。如在课堂活动“画出你喜欢的学校”环节,反思学生对这个活动的参与度,是否每个学生都参与到了其中,是否每个学生都使用汉语来描述。
版权所有@ 2021中外语言合作交流中心 | 中文联盟 京ICP 备 08002516-8

报名参加

资料下载

活动报名将于11月10日开放,敬请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