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名称
西北师范大学
教学理念
精讲多练,互动与情景结合、语言与文化结合 1.不止是文化 (1)系统的课程体系,遍布中国的旅行足迹 (2)贯彻“i+1”理念的课文与词汇 (3)语言点的补充与训练 2.不止是语言 (1)传统文化与当代中国的碰撞 (2)历史情怀与城市文化的激荡 3.不止是线上 (1)课下自主学习 (2)情景视频分享 (3)线上直播云体验
教学对象
对中国社会文化感兴趣的,汉语水平为中级的国际大中学生、外国商务人士、在中国工作或旅游的外国人。
课程类型
专门用途中文——旅游中文
课时安排
共16课,每课4-6课时,每课时50分钟
在线教学平台
腾讯会议、Quizlet
教程/资源
《学中文,游中国》 (崔燕编著,华语教育出版社,2019年第一版)
活动单元
《学中文,游中国》自编课文:如意甘肃,大美兰州
李莉
副教授
南方
研究生二年级
林小红
研究生二年级
何苗
研究生二年级
RAJAONARIVELO TIAVINA JEREMIA
研究生二年级
陶诗燏
研究生一年级
高山焰
研究生一年级
总体描述
1.1授课类型及授课主题 《学中文,游中国》是一套为来中国旅游的外国人量身定制的中级旅游汉语教程。本课程共有十六课,每课有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文化概述;第二部分包括课文、生词、补充词汇、语言点、课文练习和拓展活动;第三部分是补充介绍和旅行资讯。每课建议4-6课时,每课时50分钟。课程首先介绍旅行目的地文化特色以吸引学习者注意力,课文以浓郁的文化色彩生动介绍了兰州、西安、成都、广州等一些深受外国人喜爱的中国城市和景点,具有很强的知识性和可读性;词汇与语言点贴合中国人日常对话情景,实用性强;练习与拓展部分采用情景式教学法,趣味性与实践性相结合;拓展部分结合学生认知能力和社会实际整合,提供当地旅游网站及相关公众号,保证课程的时效性。本课程既可帮助外国游客提高汉语水平,也可为外国游客了解中国热门旅游城市和景点的基本信息和文化内涵提供参考。 1.2方案设计原则: 1.2.1开放性原则: 本课程以兰州为起点,选择了最受外国人喜爱的一些中国城市和景点展开介绍,每课内容相对独立,但常用词语会通过多次复现来帮助学习者熟悉并掌握。在编排上采用即学即用的设计:文化概述部分有写汉字、加拼音等练习; 课文采用了叙述体而不更常用的对话体,目的是避免特定人物角色的设定,从而适用于多元化的读者。此外,在语言风格上,力求活泼自然,贴近中国人在真实语境中的表达方式。每篇课文后有根据课文判断对错和复述课文的练习,每课的生词、语言点等部分也都设有相应的小练习。本课程还尽可能考虑到多元化学习者的需求。例如,使用旅行纪录片、VLOG等配合英语介绍部分文化内容,在复述课文练习中给出英文提示词、重点词汇,课文内容提供拼音等。 1.2.2.整合性原则:本课程在每课的文化介绍中讲解了景点所在地的最新发展。例如:珠海是粤港澳大湾区的一个组成城市,乌镇成为了世界互联网大会的永久会址,贵州近年来积极发展大数据产业。在每课的生词部分,提供拓展用法和例句;结合课文,练习中给出实用的语言功能表达。在课文中呈现了城市的历史与文化,如有课文讲述了葡语澳门地名的故事,有课文谈及成都人喜欢喝盖碗茶、打麻将。在旅行资讯部分,提供了当地机场、火车站的中英文名称,中英文版的当地旅游网站及相关的微信公众号等信息。 1.2.3.体验性原则:尊重学生主体地位,以人为本,给学习者互动、有趣的学习体验。每节课开始时,请学习者圈出所学城市或景点的位置,选出他们去那里旅行的兴趣点;课中提出探索发现的问题,请学习者分享他们个人的体验:在补充知识部分,不是通过陈述而是以配对的练习来展开; 在每课结束时,鼓励学习者去实地旅行,并记下自己的感受。运用情景式教学法,利用旅行纪录片、旅行VLOG、真实场景交互等形式。课程还设置真实场景直播互动,在外景教师的带领下感受所学城市的旅游景点,与过往行人进行随机交流,使学生融入汉语的真实使用环境,获取真实语料,以提高汉语交流能力。 1.2.4.生活性原则: 与其他旅游汉语课程更多侧重旅游的功能性不同,本课程着眼于生活实际的观察视角,在内容的选择上更多关注中国人的日常生活、当代中国的发展及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的承续,如:广州人“爱吃,也会吃”,深圳是个“创业者的天堂”,北京是个既古老又时尚的城市。再如,在有关西安的课文中,不仅谈到大雁塔是处名胜古迹,还描写了塔前广场的音乐喷泉表演,帮助学习者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与当代社会的融合。 1.3教学预期目标 通过对中国不同城市和景点的介绍,提高学习者汉语水平,增进汉语学习者对中国社会文化的了解,也为他们在中国旅行给出有用的指南。
学期/教学周期教学目标
2.学期/教学周期教学目标 2.1认知领域 (1)通过词语的学习,能够准确掌握生词的用法和意义,与课文中的城市和景点建立关联,正确率达到90%以上。 (2)通过语言点的学习,掌握中级汉语语法及句式,学习中国人在真实语境中的表达方式。 (3)通过课文的学习,能够理解并记忆课文内容,能运用本课词语和语言点基本完整地描述课文内容和自己的某种经历。通过补充介绍和旅行资讯了解城市或景点的相关文化知识和旅行攻略。 2.2技能领域 (1)听:能够脱离文稿听懂每课课文内容,能够听懂中国人在旅行场景下的基础表达,如指路、购物、介绍美食与景点。 (2)说:能够讲述课文内容,表达自己的兴趣与感受,表达自己在旅行中的需求,话语自然流畅。 (3)读:能准确朗读生词、课文及补充介绍,语音、语调基本准确,自然流畅。 (4)写:能够熟练、准确地书写每课的生词。 2.3情感领域 (1)激发汉语学习者对了解中国的社会文化、到中国各地旅游的兴趣。 (2)增进汉语学习者对中国社会文化的了解,为他们在中国旅行给出有用的指南,帮助学习者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与当代社会的融合。
总体教学过程
本课程适合专门用途汉语——旅游中文或汉语兴趣班、汉语体验班,课程设置为一学期18个教学周,每课建议4-6课时,每课时50分钟。本课程在中国的东、南、西、北、中各选取了标志性的城市与旅游景点,通过点亮地图的方式,带学习者感受当代中国的风土人情与文化特色。课程遵循精讲多练,互动与情景结合、语言与文化结合的理念,综合运用线上教学资源,进行线上授课,同时要求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课下制作生词卡片、课下复习自主复习词汇,采用情景教学法和任务教学法,要求学生运用来画视频APP完成课堂练习及课后作业,展示学习成果。 教学流程为: (1)概述:点亮中国地图中本课内容的城市与景点,让学生标记自己感兴趣的地点。课前要求学生提前预习课文中文化概述的英文部分,开始上课时播放《航拍中国》或《畅游中国》《旅游中华》纪录片的相关内容,建立学生对所学习内容的直观感受,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词汇学习:利用Quizlet配合词汇学习 采用自主学习法,课下要求学生在Quizlet平台建立自己的词汇学习集。在Quizlet输入中文会自动出现拼音、翻译与图片,要求学生在课前自主建立生词卡。利用生词卡进行复习与测试。 (3)课文、语言点学习与操练:讲解课文与语言点时贯彻精讲多练的原则,讲授过程中体现支架式教学的理念,比如在第八课“其中之一”的语言点教学中,引入部分以课文中“在西安有很多古建筑,大雁塔是其中之一”,复现“在北京有很多古建筑,故宫是其中之一”,“广州有很多美食,河粉是其中之一”等,既可以复习之前所学,又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语言点。操练部分注重练习的多元性,能灵活运用视频资源进行讲解。采取多种练习方式,课件设计中,运用tekhnologic网站的课堂活动资源进行语言点操练与练习;在对话练习中,运用万彩动画大师模拟情景,完成补全对话、填充课文内容等练习;在真实场景互动中,用来画视频APP,邀请学生出镜与城市景点图片、PPT共现,运用知识,分享感受,打造身临其境之感。 (4)补充文化及资讯 结合课文中的文化补充部分,帮助学习者了解旅游城市的文化元素,以中国大学慕课MOOC中华中农业大学《中国饮食文化》、南京大学《中国文化与当代文化》、北京语言大学《中国概况》、武汉大学《汉语UPUP》为补充材料。完成课后练习,并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感受。分享最新城市旅游资讯,如旅游景点信息补充、旅行微信公众号、乘车方式等。
学期/教学周期教学评价
4.学期/教学周期教学评价 4.1评价理念 (1)客观性原则:做到标准客观,不带随意性;评价方法客观,不带偶然性;评价态度客观,不带主观性。 (2)发展性原则:着眼于学生的学习进步、动态发展,着眼于教师的教学改进和能力提高,以调动师生的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 (3)整体性原则:梳理全面的观点,从教学工作的整体出发,进行多方面的检查与评定,防止以偏概全,以局部代替整体。 (4)指导性原则:请经验丰富的优秀教师早提出建设性意见,指出教师和学生的长处、不足的基础上,使被评价者能够发扬优点,克服缺点,不断前进。教学评价应该经常给师生以教学效果的反馈信息,为教学指明方向和增添前进的动力。 4.2评价方式 (1)诊断性评价:在教学活动开始前,对评价对象的学习准备程度做出鉴定,以便采取相应措施使教学计划顺利、有效实施。在课程、学期、学年开始或教学过程中需要的时候进行。 (2)形成性评价:在教学过程中,为调节和完善教学活动,保证教学目标得以实现,对学生学习成果进行评价。主要目的是改进、完善教学过程,步骤是:①确定形成性学习单元的目标和内容,分析其包含要点和各要点的层次关系。②实施形成性测试。测试包括所测单元的所有重点,测试进行后教师要及时分析结果,同学生一起改进、巩固教学。③实施平行性测试。其目的是对学生所学知识加以复习巩固,确保掌握并为后期学习奠定基础。 (3)总结性评价:以预先设定的教学目标为基准,对评价对象达成目标的程度即教学效果做出评价。在学期中或学期末进行,注重考察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
教学资源使用方案
5.教学资源使用方案 5.1文化介绍与补充: 用纪录片《航拍中国》《旅游中华》《畅游中国》和《外国人在中国》作为课堂导入、城市与景点展示和文化补充材料。其中《航拍中国》用来展示中国的地理面貌、城市与景点的所在位置与人文风情,帮助学习从地理角度感知中国;《旅游中华》和《畅游中国》从旅行角度,深入在中国旅行的衣食住行,给学习者身临其境的直观感受;《外国人在中国》纪录外国人在中国的生活状态和人生故事,激发学习者的共情与共鸣,以个性化的视角展示中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折射当代中国的发展变化以及开放包容。以中国大学慕课MOOC中华中农业大学《中国饮食文化》、南京大学《中国文化与当代文化》、北京语言大学《中国概况》、武汉大学《汉语UPUP》为补充材料。 5.2生词学习与复习: (1)Bing图片搜索 (2)中国国家地理网http://www.dili360.com (3)马蜂窝https://www.mafengwo.cn (4)去哪旅行APP,小红书APP,抖音短视频APP。 (5)Quizlet https://quizlet.com/zh-cn,建立个性化单词卡完成预习,课下建立学习集,课后用单词卡片进行复习与测试。 5.3课堂活动练习: (1)tekhnologic https://tekhnologic.wordpress.com,制作PPT互动游戏。 (2)万彩动画大师,展示对话情景,完成补全对话练习。 (3)来画视频APP,学习者展示分享自己的感受,真人出镜与内容同屏互动。 5.4体验真实场景: 采用互动直播的方式进行操练,带学习者身临其境的感受旅行目的地的风土人情,建立直观认知,熟悉中国人的日常交流方式。
教学目标
一:四项技能 听: 1.能够把握课堂和视频的主要信息。 2.能够接收课堂和真实交际环境的语言输入,能听懂中国人在旅行场景下的基础表达。 说: 1.第一层次——教师提出参考性/展示性问题,引导学生回答。 2.第二层次——课文内容的复述表达。 3.第三层次——利用课堂所学语言内容,在互动直播中完成真实交际。 读: 1. 提高朗读准确性。 2. 能根据提示复述完整句子和课文内容,语音、语调基本准确,自然流畅。 写: 能够熟练、准确地书写生词、句子和作业 二、跨文化交际 交际策略:能礼貌、得体地与人沟通与提问。 文化知识:了解语言材料中包含的文化知识。 三、学习策略 元认知策略: 1、课前规划 2、课后总结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约1分钟) 师生问好,组织教学。 二、复习旧课(约3分钟) 1.检查生词的学习情况; 2.用选择题、配对游戏进行操练。 三、学习新内容(约25分钟) 1、情景导入 (1)播放兰州的朋友给留学生的一封信。 (2)互动直播,由外景老师带领同学们去中山桥。 (3)播放朗诵课文 2、讲解课文 (1)引导式提问带领学生学习课文内容。 (2)讲解中山桥是如何建成的。 (3)中山桥的重要性。 3、根据课文内容提问题 4、··V于N···语言点讲解 5、复习巩固 复述课文与文化点讲解 四、情景互动(约5分钟) 外景教师带留学生到中山桥,寻找路人并提问,学生用今天所学知识发问: 1、你知道中山桥是哪一年建成的吗? 2、你知道中山桥今年多少岁了吗? 3、你知道建成中山桥有哪些国家帮忙吗? 4、你知道中山桥为什么被称为黄河第一桥吗? 如果路人不知道问题的答案,由留学生同学做出解答,锻炼学生与中国人对话的能力,在交际中巩固所学知识与内容。 五、小结与布置作业(约1分钟) 1、小结 2、布置作业:阅读“黄河之滨也很美”的内容,完成练习题。
教学评价
本课时的教学评价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包括:学生主体的参与度、心理的调适度、思维的有效度、情感的内化度和语言的鲜活度。其中,重点关注学生的参与度和语言的鲜活度。 教学以学生为本,首先体现在学生主体的参与度上。第一,看学生参与学习的广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用符合学生特点的、受学生欢迎的教学方法来吸引学生学习,而不是只领着少数“优”生围着教师的教学“转”。课上得好不好,要看学生课堂参与度多不多。第二,看学生参与学习的深度。教学中,教师要逐步引导学生进入主动学习的状态,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在课堂上,学生的心理状态会直接影响到学习。教师备课,要准备知识技能以外的东西。其中,怎样对学生课堂学习进行心理调适,是教师重点备课的重点。课堂上,教师能否帮助学生消除心理的干扰因素,专注于教学活动中并积极参与,是体现教师教学能力高低的标志。 课堂教学的任务是要调动学生的思维。通过教学过程,使学生的思维得到有效的训练,并能在真实交际中随机应变、得体运用汉语。因此,教师要根据一定的学习目标,精心设计问题,适时提出问题,以激活学生的思维。通过学生学习实践活动,引领学生把思维过程转化为智能的积淀和学习方法的运用。这样的思维才有效度。 “情感、态度、价值观”是教学三维目标之一,课堂教学不仅是知识技能的传授,不能忽视学生情感的培植和内化。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积极采用创设情境、启迪心智等方式,不失时机地促进学生情感的迸发和内化。 培养学生语言表达的鲜活度,是评价教学质量的重要内容。教学中,教师不仅要评价学生答问知识的正确性,而且要评价学生语言表达逻辑性、规范性、流畅性,鼓励学生的个性化语言,倡导学生发言。 本次课堂教学中,主要采用教师自评和学生评价相结合。教师通过回顾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教学安排、学生反馈,以及学生的作业水平等,对自己的教学进行评估与反思。学生评价则通过教师主动询问或者通过问卷的方式了解学生对课堂的看法,包括对教师的讲课模式、语言表达、专业程度等,收集他们对课堂教学的看法。
版权所有@ 2021中外语言合作交流中心 | 中文联盟 京ICP 备 08002516-8

报名参加

资料下载

活动报名将于11月10日开放,敬请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