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名称
山东师范大学
教学理念
以学生为中心,以交际为目的。 适应线上学习环境,发挥线上学习平台和课程群的优势,构建学习共同体。以学习者的能力发展为中心,设计学习活动,构建从(线上)课堂“学得”到实践“习得”的多通道学习途径,在“用中学”“做中学”,最大化学习机会,最大化产出效益。 关注学习过程,重视产出成果,在真实互动的语言实践中学习汉语。 强化学生学习策略意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以策略运用促成技能提升,以技能应用全面发展跨文化交际能力。
教学对象
越南、泰国、韩国、肯尼亚、尼日利亚、斯里兰卡、巴基斯坦、吉尔吉斯斯坦等国家的汉语学习者,大学生15人,汉语水平相当于HSK4级、HSK5级水平。
课程类型
线上汉语口语课(中级)
课时安排
共两个学期完成,每学期17周,每周3次课(北京时间周一、周三、周五 14:00——15:35),6课时,每课时45分钟。
在线教学平台
腾讯会议
教程/资源
《体验汉语口语教程6》(陈作宏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年9月出版)
活动单元
《体验汉语口语教程6》教材第13课
郭文娟
副教授
申思琦
学生
胡惠怡
学生
钱怡兆
学生
车昀姣
学生
杨帆
学生
总体描述
授课类型:线上中级口语课 授课主题:本课程以教材内容为基础,围绕15个主题进行汉语表达练习。主题包括:大学、美食、旅游、电影、网络、婚姻、家庭、收入与消费、习惯、低碳生活、朋友、动物、广告、时尚、灾难。 方案设计原则: 适应线上学习环境,发挥线上学习平台和课程群的优势,构建学习共同体。以学习者的能力发展为中心,设计学习活动,构建从(线上)课堂“学得”到实践“习得”的多通道学习途径,在“用中学”“做中学”,最大化学习机会,最大化产出效益。 关注学习过程,重视产出成果,在真实互动的语言实践中学习汉语。 强化学生学习策略意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以策略运用促成技能提升,以技能应用全面发展跨文化交际能力。 教学预期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听、说、读、写、译学习活动,学生不仅能够听得懂、说得出,而且还能说得好; 不仅能够听得懂标准普通话,而且能够听懂带有地方口音的汉语。学生用汉语交流的对象范围,能从汉语教师、本国同学、外国同学、中国同学,扩展到线上线下的中国人。 在独白、诠释、交际的各个言语层面,都能够准确流利地运用所学汉语表达方式,在实际交流中能创造性地使用汉语。 能够就复杂的生活、学习、工作等话题进行较为完整、顺畅、有效的社会交际,并能够完成与话题相关的交际任务。 经过本课程的学习,在学习策略指导下,学生可以顺利通过HSK5级、HSK6级考试。
学期/教学周期教学目标
认知领域: (1)通过微课学习和课堂互动,学生联系已学词语,构建生词词汇图式。 (2)学会运用教材重点句式,并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交流。 (3)通过话题练习,总结归纳课程语言点,输出独白、诠释、评价等多种层面的会话语段。 (4)借助话题拓展,了解课文提及话题背后的文化内涵,在讨论交流中,不仅加深对中国的认识,也更全面了解其他国家。 (5)通过学习日志,记录自身学习过程,养成良好学习习惯,形成自身学习策略和方法。 技能领域: (1)在理解课程所涉及的词汇和语法基础上,完成相关话题表达和交际任务。 (2)具备基本的成段表达能力,能够使用较复杂的句式进行交谈,并完整地发表个人意见。 (3)能比较详细地描述事件,连贯表达较为复杂的思想感情,用词恰当并具有逻辑性。 (4)将口头表达转化为书面语,在提高口语能力的同时,提升写作能力。 情感领域: 通过各种话题学习和操练,了解现代中国社会和中国文化,借助采访等语言学习活动,贴近生活实际,在使用汉语中学习汉语,提升学习自信心和成就感。 通过本课程大量的线上交流,学生能够更喜爱中文学习,愿意更多地了解中国,理解中国人的思想感情,能够体会到汉语学习的成就感和获得感,成为知华、友华和亲华的跨文化交际人才。
总体教学过程
1>周期教学内容及设计思路 教学主要内容: 针对教材上的大学、美食、旅游、电影、网络、婚姻、家庭、收入与消费、习惯、低碳生活、朋友、动物、广告、时尚、灾难等15个话题,前八课为教师必讲话题,每学期4课;后7课为选讲话题,根据兴趣,由学生选择话题内容,每学期3课。 课时安排: 共两个学期完成,每学期17周,每周3次课(北京时间周一、周三、周五 14:00——15:35),6课时,每课时45分钟; 答疑时间:北京时间周一、三、五15:40——16:40 第一学期第一周,教师了解学生、讲解线上学习方法,并布置每周学生需要完成的固定任务活动(周一:准备与话题相关的照片;周三:收集与话题相关的新闻,准备课堂发言;周五:进行线上、线下与话题相关的采访,形成文字稿),每次任务在课前以语音的形式在课程QQ群里汇报,教师及时纠错反馈。 设计理念与思路: 教师利用第一、二周充分认识学生,了解学生性格、国籍、爱好等特点,培训学生掌握学习策略和学习方法,引导学生养成良好学习习惯,克服线上学习的困难。 课前学生利用微课进行自组织、自适应学习,遇到问题随时在课程群交流,获得帮助; 以任务为导向、话题为主线,将学生自主学习和课堂互动相结合、课前预习和课上巩固相结合、语言点知识和话题内容相结合、听力输入和口语输出相结合,丰富课堂口语产出。 2>教学组织流程 课前发放任务清单,提醒学生提前观看语言点微课;课后记录学习日志。学习日志和作业、拓展材料一并纳入平时成绩。 第一课:《我的大学》 课内外活动: 1.汉语学习策略与学习方法讨论;声调训练; 2.复习与学校及校园生活有关的语句,学习有关的新词语和表达方式; 3.学习从不同方面谈论学校和校园生活(思维导图); 4.学习就个人关注的方面介绍一所学校的情况(思维导图); 5.课后采访:山师大的校园跟我的大学/我理想的大学校园有什么不一样;影响你选择大学和专业的因素; 6.采访报告,讨论交流,聚焦语言形式。 7.写作:理想的大学/理想的大学教育。 8.项目:疫情期间,如果我是大学的校长,我会这样做……; 9.课后自己对第一课的学习做出总结与评价,整理学习日志,提交给教师。 微课语言点: 微课1:语气词系列——感叹语气词 微课2:把字句系列——“把+ sb.+ adj.坏了” 微课3:俗语系列——“前不着村后不着店” 微课4:“以……为主” 微课5:连接词系列——“比起……”“相较于……”“与……相比” 第二课:《舌尖上的中国》 课内外活动: 1.复习与饮食有关的语句,学习有关的新词语和表达方式(头脑风暴); 2.学习介绍某地的特色食物及做法; 3.学习介绍本国饮食方面的特色、观念和风俗(思维导图); 4.课后以“食物与人的故事”为主题进行采访; 5.采访报告,讨论交流,聚焦语言形式。 6.课后总结评价自己对第二课的学习,整理学习日志,提交给教师。 微课语言点: 微课1:文化系列——中国八大菜系 微课2:把字句系列——“把+动词+上/进/在/成/起来” 微课3:“动词+上” 微课4:文化系列——《五味的调和》(纪录片) 微课5:连接词系列——“除了……以外,还……”“除了……外,还有……值得……” 第三课:《旅游》 课内外活动:1.学习使用与旅游有关的词汇、句式交流生活经验(头脑风暴)。 2.能够介绍不同的旅游方式,并说明自己的观点。 3. 介绍本国旅游资源,就本国旅游有条理地说明自己的想法(导游体验官)。 4.能有意识地学习新的词语和表达方式,并用于话题交流。(课文7个问题的交流) 5.课后调查:疫情后的旅游情况、旅游费用和省钱攻略、景点选择倾向、旅游与生态保护、与父母一起旅游(书面语与口语转换训练)。 5.“乘坐高铁游中国”分组讨论,把本组设计的旅游方式、旅行路线推销给特定人群。 6.课后自己对第三课的学习做出总结评价,整理学习日志,提交给教师。 微课语言点: 微课1:文化系列——中国高铁 微课2:“能A就A” 微课3:连接词系列——“要我说,……倒是……但是……”“要想……一个是……还有就是……” 微课4:连接词系列——“要么……要么……”“还不如……” 微课5:连接词系列——“最重要的是……,……越……越……”“在……的同时也……” 第四课:《电影》 课内外活动: 1.复习与电影话题有关的语句,学习一些新词语和语言形式(头脑风暴); 2.学习介绍电影中令人印象深刻的情节和人物; 3.学习从不同方面推荐和介绍一部电影(思维导图); 4.学习表达对某个电影的喜好和看法。 5.看中法合拍老电影《风筝》; 6.交流:推荐自己喜欢的或最近看过的电影;就电影相关问题进行社会调查。 7.课后自己对第四课的学习做出总结和评价,整理学习日志,提交给教师。 微课语言点: 微课1:俗语系列——“卖关子” 微课2:“以……为线索展现了……” 微课3:“没有……,也没有……,但是……” 微课4:“最让我……的是……” 微课5:关联词系列——“无论……,无论……,都……” 第五课:《网络时代》 课内外活动: 1.复习与网络有关的词句,学习相关的新词语和表达方式(头脑风暴); 2.学习谈论网络对自己生活的影响和一些网络现象。如:你用的最多的社交媒体是什么?你觉得社交媒体什么功能最有用?你怎么看“摇一摇”?出门忘记带手机你会不安心吗?; 3.学习表达对网络时代和未来生活的看法。 4.社交媒体和我们的生活;5.采访报告,讨论交流,聚焦语言形式。 6.辩论:社交媒体提供丰富的资源VS.社交媒体只能生产吸引眼球的废料。 7.课后自己对第五课的学习做出总结和评价,整理学习日志,提交给教师。 微课语言点: 微课1:文化系列——网络流行语 微课2:文化系列——中国年龄表达不同方式 微课3:连接词系列——“刚开始……,后来……”“……的同时,也能……” 微课4:连接词系列——“改变了……那种……,大大地提高了……”“……已经成为……” 微课5:“为……提供了……”“你还别说……” 第六课:《非诚勿扰》 课内外活动: 1.能听懂并说出与交友及婚姻爱情有关的语句及表达方式(头脑风暴); 2.能够谈论爱情和不同的婚姻观; 3.能够就某些恋爱交友现象表达自己的看法。 4.采访交流:30岁时的生活状态、描述自己、适合自己的男/女朋友;你怎么看线上交友? 5.课后自己对第六课的学习做出总结和评价,整理学习日志,提交给教师。 微课语言点: 微课1:俗语系列——“一竿子打翻一船人” 微课2:文化系列——流行词汇“剩女”“闪婚”“裸婚”等 微课3:“打心眼儿里”“一心要” 微课4:连接词系列——“只是……,能不能……还得看……”“……就是因为……” 微课5:连接词系列——“对……持……意见”“希望……能够……,愿意……,能……” 第七课:《家里的那些事儿》 课内外活动: 1.复习与家庭有关的语句,学习相关的新词语及表达方式; 2.学习介绍家庭关系和家庭观念; 3.学习针对不同的家庭关系和家庭观念发表自己的想法。 4.小组交流:我的理想家庭。5.调查:不同年龄中国人的家庭观念+不同国家留学生的家庭观念;并设想自己的理想家庭(写作)。 6.课后自己对第七课的学习做出总结和评价,整理学习日志,提交给教师。 微课语言点: 微课1:文化系列——描述家庭类型、家庭关系的词汇 微课2:俗语系列——“勺子还得碰锅沿儿呢” 微课3:连接词系列——“如果……就等于……” 微课4:俗语系列——“亲兄弟,明算账”“子不嫌母丑,狗不嫌家贫”“家家有本难念的经” 微课5:“我觉得……更像……”“完全可以……但是……” 第八课:《存钱还是花钱》 课内外活动: 1.复习与花钱、消费有关的语句;学习相关新词语和表达方式; 2.学习谈论不同的消费观和消费现象及原因; 3.学习表达自己在金钱和消费方面的观念; 4.课后了解同学的消费观念,用调查所得材料写一篇作文,归纳总结当代年轻人不同的消费观念(比较不同国家年轻人的消费观,表达自己的观点)。 5.课后自己对第八课的学习做出总结和评价,整理学习日志,提交给教师。 微课语言点: 微课1:文化系列——“月光族”“发烧友”“唱反调” 微课2:“动词+得起/不起” 微课3:“把……都用来……了” 微课4:“就说……吧,可见” 微课5:“该……的,不该……的” 第九课:《那些让人上瘾的坏习惯》 课内外活动: 1.复习与身体健康及吸烟问题有关的语句,学习相关的新词语及表达方式; 2.学习谈论吸烟等坏习惯,分析它们带来的问题; 3.学习针对坏习惯提出建议和劝告。 4.交流:习惯与人生。线上采访:个人与社会。 5.课后自己对第九课的学习做出总结和评价,整理学习日志,提交给教师。 微课语言点: 微课1:俗语系列——“万事开头难”“习惯成自然”“有志者事竟成”等 微课2:连接词系列——“每当……的时候,……就会……” 微课3:“表面上是因为……,而真正的原因是……” 微课4:“而……则” 微课5:“不必……,……就可以” 第十课:《低碳生活》 课内外活动: 1.复习与环境问题有关的语句,学习相关的新词语及表达方式; 2.学习谈论环境污染带来的问题; 3.学习表达对低碳生活的看法和建议; 4.交流:利用网络了解济南市的环保措施,如海绵城市建设; 5.课后采访写作:个人生活与环境保护; 6.课后自己对第十课的学习做出总结和评价,整理学习日志,提交给教师。 微课语言点: 微课1:文化系列——“何乐而不为” 微课2:连接词系列——“在……的影响下,……也开始……” 微课3:文化系列——低碳生活科普 微课4:“我个人的看法啊,……应该……,但是……”“……毕竟……,我非常希望身边更多人能……” 微课5:“引人注目” 第十一课:《朋友》 课内外活动: 1.复习与交友、友谊相关的语句,学习相关的新词语及表达方式; 2.学习谈论不同的朋友关系; 3.学习表达对朋友、友谊的理解; 4.学习谈论朋友之间如何相处; 5.交流:我的朋友,讲述和朋友之间的故事; 6.采访写作:疫情期间的朋友关系; 7.学唱一首关于朋友的歌曲; 8.课后对第十课的学习做出总结和评价,整理学习日志,提交给教师。 微课语言点: 微课1:俗语系列——“嘴上没把门儿的” 微课2:文化系列——“东山再起” 微课3:连接词系列——“总的来说……,可是有时候……” 微课4:“看得/不惯”“靠得/不住”等可能补语 微课5:文化系列——关于朋友的故事,如“高山流水”“负荆请罪”等 第十二课:《地球上的另类公民——动物》 课内外活动: 1.复习与动物相关的语句,学习相关的新词语及表达方式; 2.学习谈论动物的生存状况及跟动物有关的事情; 3.学习就人与动物的关系及如何相处表达自己的看法; 4.交流:我的宠物; 5.线上采访:动物与人,并形成采访稿; 6.课后自己对第十二课的学习做出总结和评价,整理学习日志,提交给教师。 微课语言点: 微课1:文化系列——成语“小…大…”VS“大…小…” 微课2:“发+形容词”“瞎+动词” 微课3:连接词系列——“正……着呢,突然……” 微课4:“凡是” 微课5:连接词系列——“见……,……这才……” 第十三课:《你相信广告吗?》 课内外活动: 1.复习与广告及商品宣传有关的语句,学习相关的新词语及表达方式; 2.学习表达对广告或某个广告的看法; 3.学习谈论广告带给我们的方便及造成的问题; 4.收集你喜欢的广告,说明喜欢的理由; 5.为自己的公司、学校等设计广告;为真实的果农、果园、水果、果汁等创作广告。 6.课后自己对第十三课的学习做出总结和评价,整理学习日志,提交给教师。 微课语言点: 微课1:俗语系列——“有病乱投医” 微课2:文化系列——“叫卖” 微课3:“吸引眼球”“抓眼球”“青睐” 微课4:“一……就……” 微课5:“A是A,可是/不过/只是……” 第十四课:《什么是时尚?》 课内外活动: 1.复习与生活中的流行事物有关的语句,学习相关的新词语及表达方式; 2.学习谈论和交流对时尚的看法; 3.学习介绍时尚现象,并表达自己的看法; 4.交流:不同年龄段的时尚及你眼中的时尚; 5.采访写作:时尚与社会。 6.课后自己对第十四课的学习做出总结和评价,整理学习日志,提交给教师。 微课语言点: 微课1:文化系列——“千…万…” 微课2:关联词系列——“如果……那么……”“就算……也……”“不但……而且……”“与其……不如……” 微课3:连接词系列——“对……来说,……不仅仅……,还……,甚至……” 微课4:“时髦”“老土” 微课5:连接词系列——“甚至连……都……” 第十五课:《面对灾难》 课内外活动: 1.复习与自然现象有关的语句,学习相关的新词语及表达方式; 2.学习描述自然灾害现象及带来的危害; 3.学习表达灾害事件(新冠疫情)中的经历和心理感受; 4.交流:面对灾难,我们应对的措施和办法; 5.采访写作:疫情期间的变化。 6.课后自己对第十五课的学习做出总结和评价,整理学习日志,提交给教师。 微课语言点: 微课1:文化系列——“与世隔绝” 微课2:灾难知识科普 微课3:连接词系列——“正在……,突然,……/刚……,就听见……的一声” 微课4:连接词系列——“回忆……,除了那些……之外,让我……的还有……” 微课5:“还好”VS“也好” 3>线上教学特点 (1)通过课前布置的程序化任务和课堂展示,促使学生提前接触并熟悉话题内容,提升在课堂上有话可说、有话想说的表达欲望。 (2)充分利用腾讯会议音频、视频,师生在课堂中打开摄像头,创造师生“面对面”地交流模式,减少线上教学带来的距离感。 (3)课堂中灵活设置问题,通过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一问一答的方式,同时合理利用腾讯会议的聊天区和白板功能进行互动。教师在不打扰学生发言的前提下,在聊天区及时总结或纠正学生的语言,对涉及的语言点进行强调,产生输入的“输入”效果;学生在聊天区可以畅所欲言,并对于表达内容中的错误进行自我纠正,弱化影响语言输出的负面心理因素,增加学生课堂参与度,提高学习积极性。 (4)课堂中设置小组讨论环节,利用腾讯会议分组功能将学生进行差异化分组,在小组讨论中,教师穿梭于各组讨论室中,鼓励学生开口表达,在真实互动中,提升表达能力。 (5)课堂邀请中国本科生、研究生加入观摩,并参与讨论,促进学生在沉浸式汉语环境中表达观点。 (6)借助QQ群,鼓励学生发语音,教师在线答疑并对学生语音输出进行及时的反馈。 (7)合理利用全球中文学习平台,为学生提供学习汉语的资源库。 (8)课前教师布置任务清单,学生观看对应语言点的微课,将学生自主学习和课堂互动相结合、课前预习和课上巩固相结合、语言点知识和话题内容相结合、听力输入和口语输出相结合,以话题为中心,丰富课堂口语产出。
学期/教学周期教学评价
评价方式以教师他评与学生自评相结合。 课堂中教师和学生利用教学日志和学习日志随时记录; 每个课时结束后,教师及时总结课程效果;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并提交给教师,教师给予评价。 借助学生的学习日志,反馈学生学习成果、情感变化以及建议想法等,架起师生之间交流的桥梁,同时也促进学生养成良好习惯,形成适合自己的学习策略和方法。
教学资源使用方案
教材资源:《体验汉语口语教程 6》陈作宏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年9月出版 教学课件:根据课程需要制作相应的PPT课件。 教学平台: 1.QQ/微信课程群,布置课前任务和课后作业,随时与学生沟通交流,拉进师生距离,增加学生归属感,成为学习共同体; 2.腾讯会议,充分利用软件音频、视频、聊天区、白板和分组等功能,实现课堂多渠道、多通道师生互动方式; 3.全球中文学习平台(讯飞公司),中文学习资料拓展。 4.其他教学资源: 每课选取若干关键语言点制作成微课,课前作为任务布置学生自学。 开学之初培训学生掌握学习策略和学习方法,如:指导学生进行线上采访和“平行叙事”技巧,为学生在整个学期的学习进行方法引领,促成学习成功。
教学目标
(1)具体教学目标: 认知领域 1.将微课学习和课堂互动相结合,同时联系已学词语,理解并准确运用与广告相关的词语表达。 2.学会运用“一……就……”“A是A,可是/不过/只是……”等句式,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交流。 3.学生能够理解、运用与广告相关的语篇结构。 技能领域 1.能听懂汉语广告。 2.能用汉语介绍广告,以及与广告相关的信息,能够对广告进行评价。 3.能看懂中文广告以及与广告相关的内容。 4.能尝试用中文创作广告语。 5.能尝试将本国的广告翻译成中文。 情感领域 1.喜欢围绕广告主题进行交流、表达自己的观点。 2.借助广告,学生可以了解广告背后不同国家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通过与广告相关的故事,学生能够加深对中国社会发展的认识。 (2)与学期目标关系: 通过广告话题,学生能够在听、说、读、写、译和文化各个层面得到技能的提升和情感的收获; 学生能够进行较为完整、顺畅、有效的语言表达,并完成与广告话题相关的采访任务,构成培养学生在实际交流中能创造性地使用汉语目标的重要一环。
教学过程
1>设计理念 适应线上学习环境,发挥线上学习平台和课程群的优势,构建学习共同体。以学习者的能力发展为中心,设计学习活动,构建从(线上)课堂“学得”到实践“习得”的多通道学习途径,在“用中学”“做中学”,最大化学习机会,最大化产出效益。 关注学习过程,重视产出成果,在真实互动的语言实践中学习汉语。 强化学生学习策略意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以策略运用促成技能提升,以技能应用全面发展跨文化交际能力。 2>教学内容及依据 1.与广告相关的词语和表达方式,来源于学生产出和口语常用句式表达。 2.介绍、评价广告的语段表达,依据教师预设结构及学生课堂交流产出。 3.各国广告文化和中国助农故事,与讲好中国故事、课程内容融入思政相结合。 3>教学步骤 (1)课前准备: 教师发放任务清单,对学生学习进行指导; 学生根据任务清单,完成微课自学、广告收集等课前任务。 (2)具体步骤: 组织教学: 教师打开腾讯会议,邀请学生入会。 等待学生进入时,教师和学生交流,当学生自由回答时,教师检查音频视频。 教师打开教学课件,播放学生准备的广告视频,并请学生介绍广告。 环节一: (借助PPT上的标题“广告,无处不在”,教师询问学生“无处不在”的意思。) 教师:“‘无处不在’是什么意思?大家在聊天区写下来。xxx,‘无处不在’是什么意思?” (提问到的学生回答,其他学生在聊天区写答案,教师进行反馈。) 教师:“请大家用‘一……就……’写一句广告语,其他同学猜测是什么广告。” (学生在聊天区写,并猜测) 环节二: 教师:“大家的回答都很好,那么,什么样的广告是好的广告?” (教师点学生回答,并将学生的答案添加到课件中) 教师:“广告有好的也有不好的,但是它已经成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你们都在哪里看到过广告?” (课件中分为“现实中的”和“网络上的”,请学生分别回答。) 教师:“大家说得非常好,这些都是广告的载体。” (教师在PPT上播放出“载体”一词) 教师:“中国这两年有很多新的载体,你们看这是什么?” (PPT展示直播图片,引导学生说出“直播”) 教师:“对,这就是直播,图片里的人我们称为‘主播’,他在直播间卖东西。” (引出“主播”一词后,展示李子柒图片) 教师:“大家知道她吗?” 学生:“知道,李子柒。” 教师:“李子柒的视频很受欢迎,我们用‘青睐’怎么说?” (引导学生回答“李子柒的视频受大家的青睐。”) 教师:“非常好,李子柒通过拍视频的方式为这些食品做广告,这么看,我们身边到处都是广告。” 环节三: 教师:“我们来讨论一下,你喜欢广告吗?广告给你带来哪些好处和烦恼。” (教师与一名学生示范用“A是A,不过/可是/只是……”进行交流。) (教师设置分组讨论,结束后,请学生以话轮的形式展示。) 环节四: 学生广告展示环节,学生展示课前准备的水果广告,并分析广告好在哪里,教师给予评价。 环节五: (PPT展示果农丰收图片) 教师:“一看到这些水果,老师就想起了自己的爷爷……” (教师讲述故事开头,引出“果农”“以……为生”的表达,结合PPT 图片,介绍苹果质量好,但卖不出去的困难,希望学生反馈:‘苹果好是好,可是卖不出去。’以及国家给予帮助后的变化。教师通过展示PPT,引导学生继续讲述“修路”“架桥”“通网”,爷爷的苹果可以在网上销售等。) 教师:“……就这样,爷爷的苹果在网上卖,只要一两天就能到达消费者手里。” (PPT展示疫情期间,爷爷遇到新难题。) 教师:“可是去年疫情期间,为了减少接触,网上卖水果的人越来越多了,如何让爷爷的苹果吸引消费者眼球呢?请大家帮爷爷想想办法。” (教师设置分组讨论,学生在讨论组自由发言。) (学生分组汇报讨论结构,教师在PPT输入内容。) (教师布置作业后下课) 作业布置: 采访身边的人,了解他们对广告的看法。 请选择自己国家的一种水果,对果农或水果商家进行采访,了解该水果生产和销售的情况,以及做广告的形式,并将采访内容转写为采访报告。 4>教学特点及预期目标 线上教学: (1)通过课前布置的程序化任务和课堂展示,促使学生提前接触并熟悉话题内容,提升表达欲望,有话可说、有话想说。 (2)利用腾讯会议音频、视频功能,师生在课堂中打开摄像头,创造师生“面对面”交流的模式,减少线上教学带来的距离感。 (3)课堂中灵活设置问题,通过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一问一答的方式,同时合理利用腾讯会议的聊天区和白板功能进行互动。教师在不打扰学生发言的前提下,在聊天区及时总结或纠正学生的语言,对涉及的语言点进行强调,产生输入的“输入”效果;学生在聊天区可以畅所欲言,并对于表达内容中的错误进行自我纠正,弱化影响语言输出的负面心理因素,增加学生课堂参与度,提高学习积极性。 (4)课堂中设置小组讨论环节,利用腾讯会议分组功能将学生进行差异化分组,在小组讨论中,教师穿梭于各组讨论室中,鼓励学生开口表达,在真实互动中,提升表达能力。 (5)课堂邀请中国研究生加入观摩,并参与讨论,促进学生在沉浸式汉语环境中表达观点。 (6)课前教师布置任务清单,学生观看对应语言点的微课,将学生自主学习和课堂互动相结合、课前预习和课上巩固相结合、语言点知识和话题内容相结合、听力输入和口语输出相结合,以话题为中心,丰富课堂口语产出。 预期目标: 1.能听懂并理解汉语广告。 2.能用汉语介绍广告及与广告相关的信息,能够对广告进行评价。 3.能看懂中文广告以及与广告相关的内容。 4.能尝试用中文创作广告语,并用汉语进行广告主题采访。 5.能尝试将本国的广告翻译成中文。
教学评价
1.评价方式以教师他评与学生自评相结合。 2.课堂中教师和学生利用教学日志和学习日志随时记录。 3.每个课时结束后,教师及时总结课程效果;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并提交给教师,教师给予评价。 4.借助学生的学习日志,反馈学生学习成果、情感变化以及建议想法等,架起师生之间交流的桥梁,同时也促进学生养成良好习惯,形成适合自己的学习策略和方法。
版权所有@ 2021中外语言合作交流中心 | 中文联盟 京ICP 备 08002516-8

报名参加

资料下载

活动报名将于11月10日开放,敬请期待